美文网首页
“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

“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4-04-03 03:52 被阅读0次

学习工作中,我们分心走神似乎司空见惯。

分心走神和我们的大脑,背景关联记忆的方式有关,背景关联记忆好处是能降低大脑能耗,提高神经元处理速度。副作用也挺大,就是我们听到看到尝到等的任何信息,都会引起其他一些记忆内容,所以只要我们醒着就会分心走神。

先看看,在你身上有没有这种现象:身体做着A,脑子却想着B。

如:跑步的时候手脚在动,脑子却在思考明后天的安排;吃饭的时候,嘴巴在动,心里却在担忧与他人的关系……你肯定有这种现象吧,也会认识到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呀。

但仔细追究起来却很少有人知道:注意力其实可以分为“集中在行动上的”和“集中在感受上的”两部分。

很多时候,特别是做简单事情的时候,我们只是在行动上集中,而感受上是脱离的。而感受上脱离,会致使行动上脱离。你可以自己脑补一下此情景。

你可能会说,有什么关系吗?我想想又不影响跑步、吃饭。想点正事,那还叫会利用时间呢,对吧。

所以就有了学习刻苦的学生一边吃饭一边背单词;高中校园里很多学生跑操时,腋下夹着一本书,利用碎片时间,边跑边看。

那么这种“行动”与“感受”分离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首先长时间“行动”与“感受”分离,身体和动作会不自觉的麻木、走形;其次,也是真正严重的是,它会对我们的情绪状态和能力提升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我们会拖延、低效,会逃避,我们的生命质量会变差。正所谓:“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

爱默生说:

力量的秘密在于专注。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只有专注投入才会带来乐趣。

如吃饭、跑步这样轻而易举的事我们也要让感受回到所做的事情本身上来。克服分心走神的方法,就是专注当下、感受当下。

在跑步、吃饭、睡觉时把感受收回来。慢慢练习收回感受,让注意力回到当下。这样我们会收获自己的成长:烦恼减少,精力旺盛,情绪平和,身体柔软,而感知更灵敏,思考更深入。

《认知觉醒》中讲:

假如一个人从小养成全情投入和界限清晰的专注习惯,他不但可以获得智力上的聪慧,也能获得情绪上的平和。

相关文章

  •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外观世界,借力前行 一、知识点: 1、“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提醒我们要做到身心合一。 2、我们在...

  • 早起读书DAY.13《认知觉醒》

    《认知觉醒》 情绪专注:一招提振你的注意力。 "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 分心走神的原因与危害原因 无非两个...

  • 一周一本书《认知觉醒》(10)

    专注力之情绪专注力 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导致分心走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义的事。二...

  • 磨难与重生

    *原创* 磨难与重生 病痛如熊熊烈火焚烧着风干的躯体, 薄情如腊月寒冰吞噬着枯萎的灵魂。 魔咒...

  • 活着

    *原创* 活着 病痛如熊熊火焰 焚烧着我的躯体, 薄情如腊月的寒冰, 吞噬着我的灵魂。 我无序的念想, ...

  • 我的失恋

    你带走我空虚的灵魂, 却留下我失落的躯体。 你让我的心如死水...

  • 《认知觉醒》第四章: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01知识点 人们很多时候做某件事的同时会想着另一件事,做A想B,容易分心走神。行动如躯壳,感受如灵魂,分心走神等同...

  • 寄居的灵魂

    灵魂寄居在躯体里,为了实现灵魂的飞跃,不在意躯体的感受。正值夏日里,躯体蠢蠢欲动地最终变成了爆炸式的报复,狠狠地报...

  • 两个灵魂

    躯体里住着两个灵魂 一个视生命如草芥 一个视万物为己出

  • 灵魂

    我在探究 探究灵魂的存在, 探究灵魂的形态。 祂是不是 可如白云浮出在躯体之上 随时散入天空内外? 祂是不是 可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fw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