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19时,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为全国青椒学员讲授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专业课程。
为人师 育人心非常感谢边教授今天的课程,您所教的,正是我所需要的。由于我所在的乡村学校非常缺音体美老师,我教小学一至五年级的音乐课。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
1-2年级,处于过渡期,主要以游戏过渡到以学习为主,这个阶段孩子自主性较弱,自控力较差,一段时间内,对学校的认识还停留在幼儿园水平,比如上课时会随时走动,总想喝水或去卫生间,这就需要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孩子去做相应的事情,培养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3-4年级,处于分化期,其中包括成绩与能力的分化,以及内部动机的分化,通过边教授所讲的课程,我知道了,这个年龄阶段对于学生的内部动机,应该表扬孩子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得到的表扬,从而使其强化自己的积极行为,促进孩子持续的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5-6年级,处于自主期,学生个性鲜明, 做事情有自主性,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该年龄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事同伴,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需要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二、我与学生的关系:
1.亲人关系。为什么是亲人关系,为什么我又要把亲人关系放在第一位?因为爱!我所在学校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童年需要爱,渴望关怀。同时我也发自内心的爱这些孩子,他们在我心里首先是家人,因为爱,我愿意为他们付出,因为爱,我愿意为他们聆听,聆听他们的需要,聆听他们的心声。所以我和孩子们相处多数是和蔼可亲的。
2.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在学校中与学生的基本关系,我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促进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更加说明了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言传不如身教,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师者,育人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学生犯错误时,要适当批评,指出其具体的错误及错误带来的后果,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才能觉醒,“悔过”,改正。
3.朋友关系。多数人都有一个习惯,心声不喜欢和父母说、老师说,喜欢和朋友说。所以,想要了解学生,就要先融入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做朋友,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一样“想要了解孩子,就要先做一个孩子”。做学生的朋友,最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有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认可你、接纳你;其次,就是认可和接纳了。尊重、认可和接纳都是与学生相处中最基本的因子。
三、我与学生相处时具有的优势:
由于性格使然,我亲和力较强,这也使我能很快被学生接纳。“始于颜值,陷于才华。”亲和力是上帝给我的礼物,但是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持续的喜欢和认可我,更需要我有能力,有能力教育,有能力教知识,有能力爱孩子,这也是我一直能力的方向。活到老学到老,也是每一位教师最基本的追求。
四、困扰问题: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迭,面对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对知识层面的要求更广更深,教师的教育培训少,如何能让课程更加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