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可能天生对爱情会有一种执着地追,至少我是这样。之前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自己是中了琼瑶的毒,再后来就觉得应该还是自己的问题。
高中的时候生活很单调,那时候比较火的一个校门口的生意,是租书摊。当然也就经常光顾。不是我脑子里只有爱情,而是那一时期琼瑶太火,摊上全是她的书。现在回忆,看多少本已经不记得,里面的内容也不清楚,有印象的是一群男男女女,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工作,甚至好像不需要吃饭和睡觉,只专心一件事情,爱情。然后又爱的凄风苦雨,热烈癫狂。书中每一句双引号的话语前,基本都是大喊,低喊,热烈地喊之类。估计到这里你能想到我看过多少吧。现在略带讽刺,当时却很痴迷。因为当时我不爱学习,不需要工作,吃饭睡觉也不困难,顺其自然。只是渴望有人能懂我,大概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这个渴望吧,少年不识愁滋味,所以感觉那么苦楚,急切的盼着有那一份爱,哪怕没情,有人懂就好。其实琼瑶的文章是她自己写的,男女主角说什么,也都是她想的,所谓的懂,只是琼瑶自己,多年以后也是这种感觉,没有人会懂你,如果能懂得自己,去珍惜自己就算是活得通透,明白了。
即使已经知道爱情的诸多的虚假、脆弱,等等的弱点,好像它也是个永恒的话题。无论生活还是文学作品,它都少不了。《卧虎藏龙》是很好的一部电影,在电影上映之前很久很久,我看过原著,喜欢里面的罗小虎。曾经无数次想象他黎黑的脸,浓密的络腮胡子,浑厚洪亮的声音,最最想的多的是闪闪发光的睿智的眼睛。电影里形象我非常不满意,感觉是一种小阿飞的张扬,在爱情里没有宽容大度和真心真意;在与官府的斗争中,没有雄心担当和运筹帷幄。甚至那武功似乎都是刚学几天街舞,动作还不到位的摇晃。要是让鲁智深来少些灵气,让张飞来多些莽撞和匪气,其实美好形象是存于心中,不会找到真实模型的。就留着这个形象,暗生欢喜好了。
看过原著的文学作品,尤其像我这样,有自己偶像的,千万别再看影视作品,差距太大。大学时,第一次上映穆斯林的葬礼,我们的电影院是硬木板座位,天生怕凉的我,带着椅垫去看。结束之后再把椅垫送回班级,正常那个时间,班级不会有人。可那天一进教室,四五双眼睛盯着我,原来系里有事情,必须连夜做完,知道那天电影是什么,我必看,几个人就在教室静等我了!看来我早就被人看穿了。这些人理解,为不打扰我,静静等。可电影并没让我满意,那个英俊、儒雅、学识满满、风度满满,以一己之力抗衡重重阻力,挡在新月面前,只给她爱的楚雁潮,居然是杨三姐告状的高小六同一演员,关键气质还差不多,让我瞬间出戏,没有了激情。
说到底,其实爱情是个不实在的东西,受到太多的限制,想要永恒真不容易。心中的还可以有吧!好吧,再宣布一次:我爱罗小虎!因为他的野性,豁达,坦荡,真情,隐忍,包容,懂得,我欣赏的爱的一切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