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接着阅读林语堂所著《苏东坡传》,一口气竟也读了半本下来。
不得不承认,其中的大量古诗我只能读个大概,不是不想仔细咀嚼其中况味,奈何这方面的修养与积累实在有限,大多竟是读不明白,只有个模模糊糊的理解,尚不知这模模糊糊的理解是否正确,实在是让人颇觉汗颜啊!
不过除此之外的那些由林老先生所撰的内容,虽然近似半文半白的语体,我都是能读得懂的。只是越读到后面,则对于林老先生遣词造句之造诣,越是深刻地感觉到望尘莫及。甚而有不少文字,竟从未识得;有很多词语,也是头一遭得见。至此越发觉得自己的知识浅薄,有如一滴水之于大海,一片树叶之于森林啦。
所读的这一半中,内容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部分,一是关于三峡的描述,二是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详细介绍。
前者见于苏家父子携家眷走七百里水路四百里旱路前往京都的旅途中,后者则处在苏轼正当壮年在朝为官期间,彼时的朝堂纷争正是与苏轼那段时期的宦海沉浮息息相关。
说到三峡,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让太多的人对这个地名并不陌生,但我估摸着也就止于此了。就像我,在读到这本《苏东坡传》前,三峡这个地名于我而言仅是代表了一个地名,就像这两个字所付印的纸片一样,轻飘飘,空洞洞,再无其他。
但是读了这本传记中对于三峡的描述,我的头脑中第一次出现了三峡具体的样貌、轮廓,伴随着书中所描绘出的激流险滩、高峰深谷,我第一次通过作者的笔端看到了三峡奇险诡谲的样子,尽管我从未去过那里,尽管那里在我原来的印象中只是一个抽象的名字,但我却通过作者的文字看到了那里,真真有如身临其境。但我终归并未真的到过那里,所以我的这种身临其境在我的心底里激荡起了浓浓的神思与深切的向往,向往着走进三峡,亲眼去看一看,亲身去体验一番。一个作者,仅仅通过文字就能让人对所述之物心生无限的想往,可见其笔力之超卓不凡了。
再说后者,“王安石变法”作为历史教科书中一个跳不过去的重要史实,学过初中历史的人多少都能有点印象,但充其量也只是知道了其发生的年代,推行的背景以及一连串有关具体措施的名词,至于那些名词后面的真实内容,尤其是对当时所处宋朝的国运影响,则不仅历史书中甚少提及,除非是对此有非同寻常兴趣的人,相关的平白简单的阅读资料也是难得一见的。
不期然,在这里竟遇见了。想来这等传记当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写的,单是这些史料的阅读、收集、转述,就非常人所能胜任。我读得津津有味,一边借着作者的文字体悟着这些史实所砌构成的历史片段的样貌、气象与涉入之人的遭遇、感怀,一边新奇地发现自己对诸如这般周祥的史实资料竟有着以往未曾发现的浓厚兴趣,当然也包括所收获的不期然的新类型的快乐。
快乐之余我也意识到,把人物经历安置在详实的历史背景中,不仅读来可信,竟也是增强文章厚度与趣味性的好途径。历史就是故事,我不知他人对此有何感,我只知自己对曾经发生在浩渺时空中的真实故事有着颇为浓厚的兴趣,有耐心,也有兴致去一窥其真容,于我而言,这不啻为一件乐事。想起金庸的小说,大多置身于一定的真实历史背景中;想起前段时间读过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同样是对小说主人公所处的时代事件有着详尽的描述。这样的作品,文与史紧密结合,既有史的真实触感,又有文的气质与美感,读来格外具有一种踏实的舒畅之感。
阅读一本好书,虽足不出户可观山河险峻,不必非史学大家而能见史之原貌,阅读的兴味,难怪能推引得无数人徜徉其中,乐哉而留连不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