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超越表象的心安之途

超越表象的心安之途

作者: 慎习 | 来源:发表于2017-07-07 15:55 被阅读0次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关于“现代女人该有的不动产”的文章,忽然很想说几句。

文章提到,女人的不动产包括:自信,经济独立的能力,乐观,坚强,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并提出可以落实在八件小事上:每天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小时,赚钱的能力,一项与男人无关的兴趣爱好,几个自信乐观、经济情况良好、能把臂同游的好友,一份为期十年的理财计划,保养皮肤与控制体重,一个私密的、能够放松心情的“孤独场所”,一套高效的时间管理办法。最后文章引用一句我不知道出处的话——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儿,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了一件最主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

就是这个“自我”一说让我很想说几句。现代女人的不动产是这些,是自我,难道现代男人的不动产不也是这些、有这些吗?意识到这一点,我立马对这篇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也似乎很有道理的文章有了一个定位:鸡汤文。鸡汤文大抵色香味俱全,效果好比营养品,不能治病,但也吃不死人。

无疑,这些不动产都有益于人们更长久地维系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最终让自我认同感得以增强。自我感觉良好,几乎等同于心安。世俗来看,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长久地维系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是必要的;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则暗示着另一种道德自我的存在。当然这么说,你又会想到那些哲学名词:自我,本我,超我……先打住。我忽然想到,通观此文和类似的鸡汤文,或许该让我们感到中国人生存之不易,及与之携来的浮躁——这些文章越多,越受欢迎,就越能证明多数人还在生存的物质层面奋斗:一套房、一辆车、一趟说走就走得起的旅行……

”自我“是一个很诡异的抽象名词。谁没有个”自我“呢?但自我感觉的好与坏,其实是没有固定的标准或观点可以来作为依据的。因此,良好的自我感觉要怎样来维护,这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林林总总的鸡汤文告我以各种生存之金玉良言,不易之方,当中也有文章告以”不可执著自我“,因为”七处征心,了不可得“,自我其实是不存在的。

不执著自我,不等于没有自我,而是说不论外相如何,都不必介怀。但我们总是习惯于让”自我“感觉良好——具体到头痛脚痒,抽象到荣誉地位,甚至小资情调的追求,我们几近本能地趋向于让我们的自我感觉良好,这是安适,这是快乐,这也是幸福的通途。

而另一种超越表象的心安之途,或许就是如同电影《冈仁波齐》中所示现的朝圣之途,随处即心安,心安即是福。你的自信不需要理由,你的存在不需要解释,除了生与死,没有”非如此不可“——只是,你那高远的目的地在哪里?

我忽然想起一个场景,佛像被贴了这句话——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儿,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了一件最主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

我又好想接着替上一句旁白:”我的确没穿香奈儿,的确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我没有忘记这件最主要的衣服:自我——我在努力看破放下。“

相关文章

  • 超越表象的心安之途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关于“现代女人该有的不动产”的文章,忽然很想说几句。 文章提到,女人的不动产包括:自信,经济独...

  • 孤.独

    孤独 孤独 一人之路 独行之途 一念起之 身在心途 …… 呢喃之声……兀自言语 ...文心表象...

  • 《塞上画存在的真》

    表象认识是概念,本质真实是视角,也有表象艺术,本质艺术。如果没有没有概念,视角很难明白,视角要超越概念。 超越概念...

  • 100涂途图008

    静心随笔,随心而涂。 途之而法,途之而结,途之而进。 进而导图,思维随之。

  • 求知与被知

    I.​人类天生就有求知的渴望。——亚里士多德 II.​求知,是由于不满足眼前的事物表象,而欲寻求超越表象的本质。—...

  • 无罪谋杀案

    被遗弃的孩子经常走入犯罪之途,尤其是当他们知道没有人要他们的时候。 ——〔奥〕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在上个世纪八...

  • 《心安中道》-----陈五道

    心安处静生灵感察事物, 中道行益当仁度驭世途。

  • 旅途

    途行百里,惟一心安 旅经万水,寻一寄处

  • 信仰的深情从谦卑的内心涌流而出

    信仰之路犹如登阶之途,陡峭而蜿蜒,但沿途风景又奇幻而美丽,惊险又异常惊喜。信仰之路是一条寻求超越之路,是不断寻索心...

  • 叔本华

    摩耶之幕 世界是我的表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越表象的心安之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nt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