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潜意识里自己大概知道怎么回事,只不过是没想好、没下定决心,就假装不是那样的。
十来岁那会,家里有盆君子兰长得挺好。叶子宽厚碧绿,总从中间抽出新叶,油亮细嫩。一天我从一盆生芽的黄豆里拿出一根插进花盆,很快就窜出了绿油油的小豆苗。豆苗长得很快,看着生机盎然,很喜人。一小哥哥过来串门,他看了眼豆苗,说,这豆苗会影响花生长的,拔了吧。拔了?我看着它一点点萌发,天天都在长高,有点舍不得。于是嘴上说,多好看的小苗,多和谐,没事的吧。小哥哥无奈的摇摇头。话虽没承认,可心里还是隐隐担忧的,但又没想好直接拔掉。又过了两天,觉得君子兰好像在无声呼救,这才慌着神拔豆苗。时间已过去很多年,只记得那些根须盘错纠缠着,也记不清是不是此后君子兰就长得没以前那么好了,是我的过错所致还是后来肥力不够花盆小了的原因。
在主观意愿、情势、心境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反应未必甘心遵循客观事实。这就好像,你无法叫醒一个假装沉睡的人,除非他自己不想装睡了。
现在我早已明白,我们所看到的植物在地面以上的部分只是植物本身的一半呈现,它地面以下的根须是极为庞大的。如果十岁的我愿意认可这个事实,或许君子兰就不至于经历那次遭殃了。
小学有次数学课,一道星号题,我和两三个顽固伙伴不肯接受老师的答案,和老师僵持了大半节课。做课间操回来,老师哭笑不得的说,你们做的对。其实对谁来说,哪处思路卡一下没什么奇怪,但当时周围都是一脸“你好执拗”的表情,要说老师对小学生是多么权威的存在,我还较真个没完。我呢,虽然老师讲无可讲的耐心梳理,但还是觉得不对,没法诚服。后来升到高年级,也是数学课,另一个老师幽怨着一脸不高兴的埋怨我们,这个步骤我没写对,怎么都不提醒我呢?
似乎年纪越大,越容易在磕绊踉跄的生活经历里渐渐习惯得过且过。可问题就在那里,假装闭眼睡着了没看到,问题早晚会爆发而不是自行消退。
毕业那年,机缘交错下到底回了自己的小城。和一个大十岁的高中老学长聊天,他说,你要是就这样不好好规划下,就咱这的环境,有个五六年你这个专业就瞎在这了。我当时听了,不以为意,笑笑没说啥,心想能多可惜,还又能怎么办呢。如果当时有面魔镜可以给我看看毕业十年后,我很有可能高低都不肯那样安分。可我当时只是按部就班的,入了职,挣说少不少的工资,还按捺自己就这样生活吧。其实这就是装睡和逃避。
谁的人生不曾遇到过茫然、迷失、犹疑,只是有的人不肯睡,有的人假装睡,有的人真的昏昏睡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