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最常发生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或气候突变,遭遇外邪侵袭,肺气不宣所致。老人、小孩子、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感冒。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胃肠型感冒和暑湿感冒等。
风寒感冒
其实感冒的最初阶段一般是风寒,但是这个时期很短,人们一般还没注意到,也就是说这时候各种症状还不太明显,但是人们受到风寒了,这时候其实治起来是比较容易的,比如用点生姜大枣煮点水喝去除风寒即可。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们感受到感冒症状的时候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候可以用以下中成药:
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身体怕冷),无汗,鼻塞流涕,咳嗽。
风寒感冒颗粒: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特别是一见风打喷嚏、流鼻涕、怕冷加重的患者,吃药时一定要避风寒。
通宣理肺丸:主治是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咯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这个药化痰药比较多,对风邪导致的咳痰的病症此药比较好。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枣5个(去核)、生姜6片,水煎服,日2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荆芥,薄荷,苏叶各15克,水煎服,儿童减半。
小儿推拿方:一窝风,平肝清肺,天河水。
风热感冒
一般情况下,在风寒感冒没能及时治疗或者继续受到风寒的情况下,寒邪会继续入里化热,就是我们常说的风热感冒。此时的表现是热证:咽红、咽痛、发烧、骨节酸痛、咳嗽,等等;诊断指征是:痰黄、鼻涕黄、咽喉疼痛、体温上升。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研究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感冒、流感以及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症疗效确切,具有广谱抑菌抗病毒效应,是感冒、流感治疗性药物。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流感治疗性药物。
银翘解毒丸: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一般都是比较高的温度,39度这个时候可以加板蓝根颗粒一起服用效果比较好)。
银黄颗粒:感冒,特别是风热型及风热挟湿热型等疗效显著,对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鳃腺炎、肺炎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小儿推拿方:平肝清肺,六腑。
胃肠型感冒
肠胃型感冒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肠胃型感冒会出现舌苔白厚、身体发冷、头晕头重像戴着帽子、胸闷,以胃口差,上腹不适,反酸,烧心,大便水样等。最明显的是脾胃往往出现问题,比如腹痛、欲呕、腹泻,等等,此时感冒病毒乘虚而入,就会形成我们通常说的寒湿感冒(如果脾胃症状严重,我们也称为胃肠型感冒)。
藿香正气口服液: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脾胃受到伤害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表现在:头痛晕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者。
藿香正气水剂:小孩不能喝(因为含酒精)大人喝完不开车,不做高空,高危工作。酒精过敏者不喝。
口服液不含酒精。
小儿推拿方:八卦,清胃,外劳宫。
暑湿感冒
暑湿证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吐泄,腹痛,发烧,头晕,头重如同带着帽子,或伴有寒热,舌质淡,舌苔腻,有时也微微发冷,怕风,胸闷,尿不多、黄,最明显的指征是舌苔满布,有时还会呈现为淡淡的黄色。
三仁合剂:宣化畅中,清热利湿。用于湿温初起,邪留气分,尚未化燥,暑温夹湿,头痛身重,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着重于化湿,用于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
清热祛湿颗粒:兼有益气,用于脾虚湿邪之症,如暑湿所致周身疲倦、体热口干、食欲不振等。
甘露消毒丸:清热化湿并重,用于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的常用方剂,如辩证属湿热并重的急性肠胃炎、肝炎等。
化湿应首选三仁汤,湿热并重证选甘露消毒丹,湿兼虚证用清热祛湿颗粒。清热祛湿颗粒,清热而不寒、祛湿而不燥,胃肠道反应小,药性平和,适宜人群广。
小儿推拿方:外劳宫,天河水,清脾胃,平肝清肺。
积食发烧
小孩子经常因为吃饭不小心造成积食发烧,症状一般是发烧、无食欲、舌苔厚、有口气、嘴唇红、肚子胀、鼓(轻轻敲,有声音)、同时无便。积食发烧先退烧,之后再来消积这时候可以用三黄片、理气化滞丸、保和丸等。
三黄片: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功效。主治三焦热盛,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理气化滞丸:主治食积伤脾、嘈杂吐酸、中气不和、呃逆痞满、痰气上壅、胃疼、便秘等能清理肠胃。诸般实症,酌量用药。
保和丸:具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效。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藿香正气水:用棉花放在肚脐上退烧。
小儿推拿:八卦,清补脾,六腑,清大肠。
服药注意事项: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去医院就诊。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以上仅为参考,请大家有病及时就医,如果不清楚情况,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