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即出,误伤他人——瀑布效应
大家吃完饭后坐在一起聊天,东一句西一句的,不知是谁先说了一句:“知道不,老张家的女儿昨儿领回个小伙子,高高大大的,我看老张都乐得合不拢嘴了!”其他人立即来了兴致,因为老张的女儿一向拘谨,以学业为重,没想到刚毕业不久就把男友带回来了,这可算得上是一大新闻了。“真的呀,长什么样?”“哪儿的人?”“谈多久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没想到老张的老伴就站在后面,她一向不喜欢别人讨论她的家事,况且这女婿她可没相中。只见她板着脸走上前去,大家看见她立即停住不出声了。“说啊,接着议论啊,想知道什么就直接问我好了!”大家见张大妈一脸怒气,显然知道是犯了她的忌讳,便没有人再敢吭声了。
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瀑布效应”。信息发出者在说话时可能是无心的,但发出的消息被对方接收后却引起了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对方态度或行为的变化。这种心理现象,正如大自然中的瀑布,上面是平平静静流动的水,由上落下却激起了千层浪花。这便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瀑布效应”启示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懂得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可以拿来公开讨论的,更不要随便去犯他人的禁忌,以免“出口伤人”,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