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门儿
小班宝贝在幼儿园开展的第一个主题是“我”,从开学初的“我的幼儿园”到关注自身安全的“我的身体”,再到尝试管理自我的“我的情绪”,小朋友们更加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了。这一周我们开启了“我的家”这一版块。从“My House”到“My Family”,有一天Miller小朋友问:“老师,你家在哪啊?”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灵光一闪:何不邀请小朋友们到老师家串串门儿呢?
今天,我们终于有了这个机会。串门儿前我问小朋友:“你们觉得Cookie老师家是什么样子的?”“关于Cookie老师家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孩子们带着对老师的好奇和神秘纷纷举手:Cookie老师家是不是有很多饼干啊?有没有书啊?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啊?有没有玩具啊?有没有汽车啊?我想看看你的床……
串门儿刚巧今天嘟嘟小朋友带了一束鲜花到教室,伴着花香,带着问题准备出发了,可是……老师的家在哪儿呢?嘟嘟小朋友说:“看地图啊。”可是查地图也要输入目的地啊。首先要确定道路——找到小区——几号楼?——第几层。一一标注后小朋友们可要记好咯,不然会迷路的。
串门儿让人惊喜地是,孩子们真的能记住一些关键性信息,从迈出校门穿过马路开始,一条一条地搜集大家记住的信息,进到小区还知道先找导览图,又通过观察楼房上的数字找到对应的楼房。一路上看到垃圾桶就会激动地说:“黄色的是其他垃圾,绿色的是厨余垃圾。”
串门儿 串门儿一进门,开心小朋友就先注意到了玄关柜上的糖果,可是因为老师说了做客不能随便动主人的东西,他也只是指了指,没有动。到了客厅就被茶几上准备好的饼干和水果吸引了。孩子们先主动问:“我可以吃饼干么?”得到允许才开始拿。吃完以后终于想起来参观下房子,转了一圈发现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卧室的飘窗和猫咪小花。(耿直的嘟嘟还直言“老师的床一点都不漂亮”Orz)因为在33层楼的飘窗上可以看到以往没见过的风景:“好高呀!”“下面有工地!”“那不是咱们学校嘛!”……
时间不早了,我们和猫咪说了再见就离开了。楼下的游乐场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于是我们又在这儿体验了一把和幼儿园不一样的玩具和游戏。看起来颇有难度的孩子们也毫不胆怯,连最小的汤圆弟弟都把所有项目玩了一遍。遇到小区里其他的弟弟妹妹他们还会有礼貌的打招呼。
串门儿 串门儿 串门儿考虑到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我们在这里逗留了一会儿就回学校了,路上有叔叔阿姨问是哪个学校的,孩子们骄傲地说:“我们是向日葵。”哈哈,也有说对了的:“是艾瑞德幼儿园。”桃桃和中和小朋友还问老师:“我们还能再来你家玩么?”当然可以了!
串门儿回到教室,我们再看最初的问题图,也都一一有了答案。孩子们在讨论中也忍不住开始好奇好朋友的家,那么“你想去谁家看看呢?”“我想去蜜蜜家,她家有小弟弟。”“我想去萌萌家。”“我想去佳佳家。”……虽然这些愿望不能马上实现,但是我们可以先认识下好朋友的家人啊。
串门儿串门儿
孩子们看到自己家的家人出现在电视上时都特别激动特别兴奋,迫不及待地要介绍给大家,蹦蹦指着照片说:“这是我的老爷子,这是我的爷爷。”毛豆指着妹妹说:“这是我的宝宝,这是我的毛豆,宝宝最喜欢喝奶了。”安然小朋友可细心了:“这是我妈妈,这是我,这是我的手机。”……哈哈,在介绍家人的过程中增进了自己和家人的亲密,也开启了同学们之间的链接,还锻炼了语言表达,好玩的介绍环节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串门儿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渐渐淡忘记了“串门儿”,也许是因为科技发达了,通讯也太快了吧,我们更习惯通过各种设备交流而不是串门儿见面聊了。在搜索这个词条的时候,首先出现的一句话是“串门儿是一种正在消失的文化。”“平日不带礼物,到亲戚、朋友家里去坐坐,叨嗑就可以是串门。带礼物去别人家,人家肯定要请你吃饭,那是去做客;不一定带礼物,只是去别人家,喝杯茶,聊聊天,促进人之间相互了解,邻里和睦,就是串门。”
如今,我们有多久没串过门儿了呢?这些说要去好朋友家串门儿的孩子们,又能不能实现他们的愿望呢?真心希望我们生活中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少一点,“串门儿”多一点。
串门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