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听完一节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此课我极喜欢,因它曾被我“折磨”千百遍,为了一个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今天的课是单篇文本的阅读,从单文的角度来审视此课,可以出现哪些风景?
以此课为例,将我对于一篇自读课文的授课方式的思考梳理出来。
一、上课就像一场探险
听完此课,最大的感觉就是“平”。都知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亦如此,过平则易失趣,失美,失深。教师的设计应有高低起伏之感,平起,而渐入佳境。如何入佳境?如行幽径,不期然间可见溪流,可闻鸟鸣,亦可遇顽石阻路。将所遇化为美景,这就是佳境。上课,导入可平起,过程的设计要有预设,亦要有生成,而最容易出“险”的地方就是课堂生成。此时,如何脱险?教师的处理需要极高的智慧与对文本的极佳的驾驭能力。此课,徐徐行来,一路无惊无险,波澜不惊,确恰恰少了点“险境”带来的审美愉悦。
二、自读课就像一顿自助餐
现在很多教师对于文本的类型忽略不计,教读课如此讲,自读课也如此讲,课外阅读可依然如此讲。这里面的“如此”就是个大问题。全部“如此”,何必分类型?部编版教材对于自读课提供了助读系统,如旁批、补白,如课后的阅读提示,这些内容应该如何使用,用在什么地方,需要教师设计,而这种设计一定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它是为学生自学提供的支架,或者说是一种引导。教师可将之作为自助餐中的配料,与文本这些主食结合起来,让学生品尝一顿自己动手汲取能量的大餐。教师需要做的,解决学生“就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服务。
三、文本当“入”亦当“出”
对于文本,我们要以一种能“入虎穴”的决心“得虎子”,也要有一种跳出“此山中”的思维“观美景”。“入”是一种深度的对话,与作者,与作品;“入”是一种沉浸其中的体味,与词句,与情感;“入”还是一种能够凝视的姿态,与写法,与思维。这里就体现了“入”的几种境界,由浅而深,由表及里。此课执教者所设计的问题大抵指向对情节的梳理,对心理活动的品析,还有对主题的理解,常理而言,思路自然没有问题,但教师“入”得不够深,文章情味理味语言意味美味便不够浓。“出”得其文,一指习得从一篇延至一类之法,二指感悟情或理之深,能运用思辨,提出自己的思考,在共鸣之外,寻找更多的不同的声音。此课中关于伙伴关系的问题,关于信任的问题,关于自尊的问题,都可以寻找到让学生发声的角度。
问题尚有,思考未止,如授课思路是否由整体而局部再整体,问题设计是否应有整合的意识,如何体现学生自学,课堂结尾出示的诗对于此课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对于心理描写的品析是否应更有情境感,从具体词语的品味中感受人物的情感,同时学习语言的技法。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情节设计一般,语文课也是一次探险,需要教师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步步脱险,最终将所有的经历都酝酿成语文的也是人生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