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参加了初中同学聚会。大概是17年初的样子,我在老家的商场逛街,迎面走来的邱同学被一眼认出来。说了两句话就分别了,中间没有什么联系。最近拉我进了一个初中同学群,大家在搞聚会,老师也来。这是我们初中毕业来,他们第三次聚会。群主加了我,问了近况,和是否有时间来参加?点开群主的朋友圈,还好,当年的样子还在,能一眼认出来。然后接下来的几天,群里一直很热闹,我点开每个同学的朋友圈(一些非好友的微信也可以看到最近的十张照片)。通过名字回想着当年的样子,竟然有一半都不再记得了。迎面走来,成为陌生人的概率是100%的。有些,印象还是有的,只是记得某件事或者某句话,其他印象就一点好像都没有了,毕竟才相处了才两三年,分开了十七八年。这个班上我一直和一位石同学联系。如果再加上这位一年前联系上的邱同学,就两位了。后面加了一下老师。老师、石同学、邱同学他们都去,我便对这次聚会有了一点期待。
周日下午,我提前了半小时从家里出发。下了地铁,汤同学载我最后一程到饭店,一个挺热心的大姑娘。(现在是两个小姑娘的妈妈)
老师是最早到饭店的,我和汤同学随后。下了车第一眼,当年那个年轻的英语老师已经有点沧桑了,胖了点,白发多了点。我有点怀疑如果另一个场合迎面走来,会不会一眼认出,也许两眼可以。慢慢交谈下来,还是当年那个赵老师,讲话的样子和音色一点没变。
陆陆续续,大家三两个都慢慢来了。有些印象中记得模样,但人站在眼前,完全和当年一点不一样。一位王同学,也是我的小学同学,也是初中同学。印象中一直记得他圆润润的脸,可如今的脸有棱有角的,发型和当年差别也大,讲话的音色也不一样。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当年的一点影子。还有个同学,记得坐在我隔壁,我们说过不少的话,现在我也能一眼认出他,可是他询问别人我是谁?你记得,别人未曾就记得。记忆是有选择性。如果很多年之后,大家都都一件事记得彼此,中间都不曾有联系,是不是为此要多喝几杯呢?
老师对我印象挺深的。他说当年,他把一些同学喊到办公室,劝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了有出息了,都是对自己好。又反问了一句,你们有出息又不会寄钱给老师。都是为你们自己好。然后老师接着说,当时,同学都没有说话,唯独你说,老师我会得。好吧,我怎么一点都不记得。我有点抱歉这些年一直没有和他联系过,敬酒的时候,我和老师说,今年过年我给你拜年,我其实是一个挺懂的感恩的人。参加工作后,对我有过友好的人,我都一直保持着联系。
同学聚会,除了聊过去,那就是现在。现在过的怎么样呢?工作顺利吗?生活幸福吗?刘同学或许是我们班级中最有气氛的一个。因为乐观的心态,因为不避讳自己生活中的现状。虽谈不上坦然处之,但至少敢于面对和承担。我们都是中年人,但并不是每个中年人都可以面对和承担起来。他和每位同学都拍照留念,听说,还把我们班级的大合影洗出来,放入家里的相册。过去需要某些具体的物件才能记住,相片也许是最好的物件了。如果没有联系,也没有具体的东西来回忆,脑海中仅存那些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抹去,最后一点都没有了。生活需要记录,感情需要联系。感恩每个记得我的人。
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按照大多数人的轨迹走的。留在老家或是在南京发展。好一点的大概就是在南京有房有车,有一份满意一点的工作。也听说了一个创业很成功的同学。小时候大概是我们这群同学中,生活最幸苦的一个。这也许是逆袭。但是这需要经过了多少年的千锤百炼,然后心无旁骛,勇往直前,才会有今天......
读书那会,谁抄谁作业了,谁和谁吵架了,哪个男同学喜欢欺负女同学,哪个同学总是放别人车胎气了......当时气愤的不行了,现在全部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祝福每一个走到今天的同学,感谢生活让我们曾经同窗过,也让我们再相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