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朋友现在是高中物理老师。三周前,他和我讲了他的教育理念。后来有一天,我们又讨论到以后孩子起什么名字。我们各抒己见,无法说服对方。于是我决定找本书看,找找灵感。
当我一眼看到这本封面精美的《片玉词》,再翻开读了第一首词《秋蕊香》,当我读到“宝钗落枕梦春远,帘影参差满院”,我突然在想,曹雪芹的《红楼梦》,宝钗的名字是否就取自这首词。于是我决定立即往下读。
本书作者是周邦彦,宋朝的诗词大家。注释的是诗词评论家、北大青年作家、古典文化学者陈可抒。他在序言里就周邦彦的诗词,推测周的早年人生经历。陈的分析让我对周的诗词又加深了兴趣。谁能拒绝一个大词人的绝(八)美(卦)诗(故)词(事)呢?
周邦彦的诗词水平多强呢?陈可抒点评他写的咏梅词《丑奴儿》,“其余诸句平平,唯有“分付馀妍与寿阳”一句,写此残花洒落人间,尚能成就寿阳梅花妆之美,写得妍华如神物,从容有雅秀。苏轼亦有咏梅句“分付新春与垂柳”,与之相比则风度稍减”。
陈可抒的点评有多客观?当周邦彦游玩到溪源,见到江边的梅花很美丽,他正用心观赏的时候,听到了《落梅》的笛声,于是他写了《玉烛新》。陈可抒点评说,“词中征引较多,略显杂乱,先写“晕酥砌玉”,又写“一枝清瘦”,前说“剪裁初就”,后说“乱插繁花”,不免杂冗”。
陈可抒有多会夸人呢?周邦彦年少时写了一首再次观赏梅花感受的词《花犯》,陈可抒点评说,“虽是少年制作,亦大有可观,尤其“香篝熏素被”之比喻甚是新奇,“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之风骨亦很清隽”。
周邦彦的好词,配上陈可抒的客观点评(像极了现在视频的弹幕,小说阅读网站的读者吐槽),阅读这本书,给我一种错觉,我在看一本高大上的故事书。
为什么我们要读古诗词呢?从历史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从某个作者的古诗词中,窥探他那个时代的情况,了解他本人的情况。
从文学角度来说,学习古诗词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当别人看到美景只会说“美”,你可以用古人已经写过的优美诗词来表达你的心情。
从个人励志角度来说,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你可以从古诗词中吸取生活的能量。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面对时代的束缚,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他们尚且能感受到美,那拥有更好生活环境的我们,当然可以振作起来。
这本书中美好的词句太多了,所以我还没确定唯一的名字。不过这本书很适合想提高审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爱八卦的读者。最后祝愿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们阅读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