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从《告白》的人性剖析到青少年暴力犯罪

从《告白》的人性剖析到青少年暴力犯罪

作者: 木之洲 | 来源:发表于2016-11-09 21:25 被阅读0次

    中学教师森口悠子是一位单亲妈妈,也是中学一年级B班的班主任。在第一学年结束之际,森口突然辞去教师的职务,并在离去之前对着全班学生说了一番心里话,这是她对他们最后的告白。

    正处于人生最叛逆时期的中学生,完全不理会教师的最后告白,并无情的肆意吵闹。森口面对放肆的学生平静的阐述着内心的想法,并缓缓的讲述出一件可怕的事情。这件事不仅让所有学生安静下来,也让全班陷入恐慌。

    单亲妈妈森口有个心爱的女儿,却不幸在之前溺水而亡。警察认定小女孩是意外失足身亡,但森口知道是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杀了儿女。她亲自访问了这两位学生,听他们亲口讲出了真相。

    成绩拔尖的天才少年渡边修哉,想通过杀人去得到众人的关注,并引起抛弃自己的母亲的注意。他找到了胆小怕事的下村直树做帮凶,目的是让直树宣扬出自己是凶手。他用自己发明的带电钱包电倒了森口的女儿,而直树处理了女孩的尸体。

    但事与愿违,森口老师说出了真相中的真相。修哉只是电晕了那个女孩,并没有亲手杀死她,而直树把晕过去的“尸体”抛进水中造成了溺亡。有杀意者,未杀人;无杀意者,无(有)心杀人。

    森口冷冷的表示接受警方对于意外死亡的认定,不会再翻案,但她将会对杀人凶手进行惩戒,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生命的价值。然后她声称在两位凶手刚刚喝下的牛奶中注射了带有HIV病毒的血液,这一消息让修哉和直树瞬间濒临绝望。一切看似到此结束,没人知道森口的复仇和惩罚计划才刚刚开始。

    生命到底值多少?

    森口在最后的告白中提到,她要让大家明白生命的价值,而整部电影也是围绕着每个人对生命价值的看法而展开。

    一个人活着是生命的延续,可以说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由此可见,生命的价值之重,任何人都不可轻易撼动。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却对生命极度的轻视,对生命的逝去毫无感觉。

    被边缘化的中学生修哉,为了引人注目,为了向最爱的母亲证明自己,选择去杀人。看似胆小怕事的直树,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废物,也选择了杀人。直树的母亲知道儿子造成小女孩的死亡后,却不停的说自己的儿子真可伶,对森口女儿的死毫不关心。杀人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理由,将这个社会变成可怕的地狱。

    他们觉得生命是个很微小的东西,可以随意扼杀,丢弃或者无视。就像修哉所感知的,生命的价值只是“咔擦”一声,或是像直树的母亲一样觉得死去的女孩还不如自己杀人的儿子可伶。

    为什么他们的观念会发生如此的偏差?因为那是别人的生命。森口老师想要告诉他们的是,别人的生命与自己和最爱的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森口用自己的方式,从心灵上折磨了凶手,让他们从精神上感受到失去生命的极大痛苦。

    直树因森口的诱导,以为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而发疯,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修哉对人命的冷漠态度,让他不断的萌生杀人想法,最后想要炸死全校同学,却在森口的布局下错杀自己最爱的母亲。修哉也终于知道,生命的价值不是“咔擦”一声,而是“轰隆”一声痛进心扉。

    也许只有经历过生命之痛的人,才会真切明白生命的价值之重。

    青少年的冷漠和无情缘自何处?

    青少年暴力犯罪趋势的逐年上升,犯案手法常常比成年人更加残忍。青少年所处的时期对于生命的价值还未有成熟的认识,容易产生轻视生命的意识,同时犯罪行为还受到少年法的保护。

    森口在告白中提到, 即使警方认定修哉和直树是凶手,他们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因为有少年保护法保护他们。修哉也在杀人后狂笑着说“杀人又怎样,有少年保护法,我不会被判死刑。”

    少年保护法保护的是凶手还是受害人,说法向来不一。但淡薄的生命价值观和青少年保护法确实共同促进了少年犯罪的发生。保护法使温和的森口老师变成冷酷的私刑判官,让聪明的修哉变成无情的嗜杀者。

    社会,家庭和法律的某些不利方面的影响,让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变得更容易。

    日本几大最残酷的暴力案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犯罪:

    案例一

    1988年的东京,高中女生古田顺子被人绑架,罪犯七个人皆为16-18岁的青少年。经过四十多天的禁锢,强暴,殴打和虐待后,顺子最终被几人活活打死,而她的尸体被用水泥封在汽油桶中。主要案犯被捕后被判处5-20年的有期徒刑。

    案例二

    1997年神户发生多起小学生被袭案,数名小学生重伤或死亡。其中一名小学男生头部被割下放在学校门口,而凶手亦留下纸条挑衅警方。最后凶手被证实为一名14岁的学生,而他被判进入感化院以及少管所,并在几年之后得到假释。

    而在所有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中,家庭原因显然是最为重要的—很大一部分少年犯都属于单亲家庭。

    修哉的母亲在他年幼时就离开了家庭,这促使恋母情节的修哉极度渴望母亲的认可和关注,最后通过错误的方式达到目的。而直树虽然处于完整家庭中,但他的父亲从未出现过,一直是溺爱他的母亲陪伴左右。这说明直树的生活与单亲家庭无异,只有其母从小进行单一方面的引导以致酿成大错。

    家庭的最佳状态是两个人从不同方面对青少年有所引导,一方严厉教导对错,另一方温柔抚慰心灵。这样,青少年拥有正确观念和意思的同时,不容易产生偏执和阴暗的想法。而等到青少年走向成熟之时,也自然会感激任何一方对他的贡献。

    影片最后,森口面对受到教训而痛苦的修哉说了句:“从今天开始,你可以改过自新。”这似乎给堕落的少年带来了人生的希望,但她马上转口就说:“这是玩你的。”

    每个人到了这里,已经没有人能够回头,受害者已经变成冷酷无情的复仇者,她已经不会再看重生命的价值,而凶手开始重视生命的价值却将坠入地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告白》的人性剖析到青少年暴力犯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ba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