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新年伊始、开学、新一周开始,甚至月份或季节更替的时候,会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上、在广播里开始立各种画风的 flag 。
吃完这顿我就不再吃了,谁也别拦我……多吃一口没什么的……一口……好吃!两口……
今晚不能再熬夜了,我一定要早睡早起!不然我就是狗!
貌似最近有个国产网剧口碑好到炸裂……(点开视频)握草,太好看了,看完这集我就去写报告……什么? 2 点了(保持微笑)
打嘴炮立 flag 这事儿我也没少干,毕竟生活里我们都需要用大大小小的仪式和目标来约束放纵的自我。
不过,为什么我们会愿意在社交媒体上立 flag 呢?
波士顿大学心理系阿什维尼·纳德卡尼(Ashwini Nadkarni)和斯特凡·霍夫曼(Stefan G. Hofmann)对近些年学界对社交网络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并发现,人们使用社交网络有两个不可不提的主要原因:归属感和印象管理。
当大家都在立 flag、晒小目标的时候,跟风立个 flag 能增进归属感。
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归属感,不少心理学研究发现,归属感越强的人,自尊越高,自我价值感也越强。
除此之外,即使不跟风,立 flag 也有利于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和便利性让人们会表现出和见面时不同的一面,也就是俗称为「戏精」的一面。
人人都更愿意在朋友圈展现自己最精彩、神采奕奕的一面,无可厚非,我们都希望比现实生活看上去更丰富。
比起竖起三根手指对天发誓或当着朋友的的面握拳发誓,立 flag (给自己挖坑)简单又 easy 。
而且立完 flag 以后会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兴奋感油然而生,尤其刚开始的分分钟都感觉妙不可言,只是帅不过三秒就开始被各种打脸。
立完了 flag,目标就会实现吗?
一大波心理学家会用实验告诉你一个打脸的事实:flag 随便立,做到了算我输。
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格威特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让所有被试写下一个小目标,然后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被试向其他人宣告自己的目标,另一组被试则保持沉默。之后,让每个人在45分钟内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被告知,如遇到困难可随时放弃。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
实验结果:没把目标说出来的那组,在整个阶段一直很努力,一步一步向目标迈进,同时也能认清现实,而说出目标的那一组,平均33分钟后就放弃了。
说出目标的一组被试坦言:感到自己普遍有一种“目标似乎触手可及,我好像离它很近,但伸手又够不到”的复杂情绪。
说出目标也许会让让事情变得糟糕了,它掏空了人们进一步行动的热情,仅仅起到了望梅止渴的负面效果。
格威特认为,这个问题源于我们的身份认同感。假如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符合某一种身份时,他就会生出一种幻觉,似乎他已经成了他渴望成为的那种人。人们会懈怠不前,徜徉在幻想的梦境里,尽管他们什么也没做,只是说说而已。
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之父库尔特·勒温还提出了“替代作用”的概念,他认为,大脑会把“说的”当成“做的”。
虽然通常情况是,你实现愿望(或达成目标)后才会获得满足感,但当你把自己的愿望告诉别人时,他们对你的赞赏、支持构成了一种“社会现实”,从而使你的大脑产生一种已经实现的错觉,当你感受到那种替代的满足感时,心里飘飘然以为真的实现了目标,动力也会随之降低,自然就怠惰下来。
同样,大声说出心底的愿望,势必会让自己陷入他人的目光之中。他人的审视和评价都会影响到你,你的行为动机也必将受到影响,变得不再纯粹。
当遇到困难时,你一度踌躇彷徨,而狡猾的内心机制会帮你推卸责任。它小声地暗示你,“你是为了实践诺言才去做这件事,这并不是你的真实愿望。”在不断的压力与暗示当中,你的动机从内部转向了外部,一旦由外部理由所支撑,行动的力量就会被削弱。
常立 flag 带来了快感和瞬时满足感,但如果不去真正执行,flag 只会越立越没效果。(是我)
怎么样才能说到做到?不妨试着换一种表达方式。
如果你天性里有一股强烈地说出愿望的冲动,换一种,将目标意图转换为执行意图表达出来,什么是目标意图,就是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执行意图就是具体到如何才能实现,它从结果出发,将抽象的目标细化为一步步具体的行动,更像一种自我监管的工具,将虚幻的满足感挡于门外。
所以要不就把目标意图转换为执行意图表达出来,要不就别轻易立 flag ,主要是怕脸疼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