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随人愿,雨停了下来。
我是奔"瘦西湖"而来的,本来,游览"瘦西湖"在清明时分最好,古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嘛。那时,杨柳依依,春和景明,现在呢,时机不对,贪图便当,春寒中的烟雨严重影响了旅游的质量。远在东北的孩子们给我发来了近几天扬州的天气预报,都是下雨天,提醒我带上雨伞。
这回好了,雨停了,我兴致勃勃的向"瘦西湖"的东大门走去,文友们在那里等着我。
有学者说,"瘦西湖"是因为清朝有才子诗云: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而得名。什么意思呢?"瘦西湖"是安徽的盐商为了迎接清朝皇帝用重金打造的,所以被称为"瘦西湖"。这样太勉强、太武断了吧。才子的诗明确告诉我们,"瘦西湖"的名称早就存在,至于它为什么叫"瘦西湖",才子有些想当然了。
扬州很古老,有资料表明,它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瘦西湖"应该和扬州一样古老。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女性以瘦为美,有一个叫做赵飞燕的皇后,一瘦而天下闻名。那时候,人们把瘦作为美女的主要标志。到了唐代,以杨玉环(杨贵妃)为代表的胖,引领了审美潮流,故有"环肥燕瘦"一说。这本来没有对错可言,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念不同罢了。然而,体态轻盈的瘦,的的确确在某个时代为万千美女所崇尚。于是,我们很自然的想到,把扬州西湖当做心中的美女,由来已久,水到渠成,决不是什么"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从地形地貌上看,扬州西湖确实有轻盈曼妙之瘦。它没有杭州西湖之浩渺无垠,也没有惠州西湖之汪洋恣肆,与其说是一个湖,不如说是一条河。真的,她就是在白墙灰瓦、绿树红花掩映下静静流淌着的河、就是在莺歌燕舞、百鸟呼唤中蜿蜒不断的河。
由于瘦西湖的历史悠久,古建筑特别多。白塔、小金山、大虹桥、锦景阁、莲花桥、二十四桥以及各种静美的亭台楼榭让人目不暇接。
湖的中段有"乾隆馆"和"钓鱼台"(乾隆钓鱼的地方),馆名和台名是大画家刘海粟先生题写的。看到老先生的落款我差点"噗嗤"笑了出来,他居然称自己"年方八七"。这个八十七岁的老人想说什么呢?
扬州其实是个多灾多难的城市。清兵入关以后,在这里"屠城十日"。当时的扬州有一百万人口,被清兵屠杀了八十万!这种野蛮和血腥,乾隆皇帝不知道么?刘海粟老人不知道么?当有人请他题写馆名的时候,他的态度就是,我是个毛头小伙子,什么也不知道。
文友是扬州人,对于游览瘦西湖没有多高的兴致,天也好像有下雨的意思,我们就去湖边找了一家"秦淮人家"的饭店推杯换盏起来。又喝醉了,怎么去的酒店也不知道。
下午四点醒来,通体舒泰,好酒不伤人哈。突然发现两个文友不见了,急忙把电话打过去,他们以为我半夜才能醒来,骂了一通又商议明天去南京的事,一个孩子发烧了去不了,另一个是自己发烧了也去不了。又骂了一通告诉他们,你们不去拉倒,我自己去。
看看天还早,我又打车去了大运河博物馆,很雄伟,有三个展馆。详细情况不说了,有些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