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年维特之烦恼》歌德
再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印象不如高中时的深刻,没有引起太多的共鸣。人世间,烦恼很多,喜欢的姑娘,嫁作他人妇,这只是一种很常见的烦恼。世间的事,哪能件件如意。
只有少年,才会对这样的烦恼要死要活。
这本书写的是少年,但却不适合少年读,书写得很好,诗性的语音,内心的微妙,真挚的情感,绝望的情绪,恶劣的生存环境等等。最后,维特摆脱不了这种缠绕在心头的苦闷心境,开枪自杀,对少年阅读者来说,有不好的影响,甚至有读者也模仿自杀了,这一点也是要承认的。
这本书就是因为这一点,在历史上被人批评过,但时间还是证明了,艺术的东西,有艺术的价值,艺术的生命力。
7 《亲和力》歌德
有人说,这是歌德最捉摸不透的作品。搞不清大诗人德哥要表达什么。个人愚见,还是讲婚姻和爱情嘛,成家了的青年维特,不要想得太深奥了。
一对曾经相爱的夫妇,丈夫爱上了妻子的侄女,妻子爱上了丈夫的朋友上尉,——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有更乱的:妻子生下一个孩子,但是脸像上尉,眼睛像侄女,和四个人都有相似的地方。
德哥在里面探讨了一个至今没有人探讨的问题,婚姻为什么一男一女,不能是二男二女一起生活?这四个人有一段时间也生活得很惬意,但人是自私的,在爱情前面更加自私,两个人已经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四个人一起,时间一久,乱成一锅粥,悲剧收场。
8《契科夫中短篇小说选》契科夫
这套网上买的书,翻译得不是很好,勉强可读。
如果想从短篇小说入手,契科夫是必须要精读的,要反复读,他代表短篇小说的最高峰。’他能从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揭露生活的本质。’有这种天才的,中国有鲁迅。同样的以短篇小说,就能同世界任何大师比肩。
赞美之词不需多说,篇篇经典。
9《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
小说和社会紧密相关。反映社会不深刻的小说,很难进入经典名单。放眼望去,那些凭一点语言技巧,或玩一点概念进入了大众视线的小说,在时间面前不堪一击。
经典小说的区别,只是反映社会的方式。
了不起的盖茨比,写的是爱情,说的还是美国的黄金梦,美国那一段纸醉金迷的生活。
家境一般的青年军官盖茨比,爱上了漂亮的上流社会小姐黛西,为了赢得芳心,盖茨比努力拼搏,终于获得成功,成为超级富豪。粗俗浅薄的黛西没有等他,他归来时她已经嫁人了。(到这里,只能算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盖茨比却是一往情深,黛西利用了盖茨比,一直到盖茨比死。比爱上一个水性杨花无情无义的女人更可悲的是,爱上之后不知悔改。盖茨比全心全意的爱她,可惜有些人的思想里,是没有爱的。
能说什么呢?中国这样的女人现在不也多起来了吗?
10《萧红精选集》 萧红
萧红和张爱玲,同时代的两位女作家,经常拿来比较。在写作技巧和写作天赋上,张爱玲是领先萧红的,甚至可以说领先比较多。但萧红只用一招就能打败张爱玲,萧红用的是‘真’。
’真’到一定程度,爆发出特别多的能量。
《呼兰河传》不是小说。
有些小说不忍看第二遍,《呼兰河传》就是之一。
11《简.爱》勃朗特
简.爱,相貌平平,出身卑微,历经艰难,凭自己的聪颖,坚强,获得了雇主的爱情。丑小鸭和白马王子?没那么简单。简.爱这一形象写得非常细腻、丰富。作者本身是一个女性,又是写的自身的遭遇,一些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是男性作者无法达到的。
强烈建议20岁左右的人阅读。女孩能从中学到坚强,自信之美。男孩能从中学到重新审视异性的标准——不要只看外表,内心的美恶更加悬殊。
12《红与黑》司汤达
太过经典的小说,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被很多作品模仿,改动、重现等等,到你再读到经典时,就好像在哪里读过了。
于连也市长夫人,和爵爷家的小姐的爱情,写得真挚感人,耐人寻味。也是各路写手争相效仿的蓝本。
于连啊于连,每一个渴望出人头地的人,都有一个于连在心中。
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往上爬是很困难的。于连不是死于爱情,死于权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