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作者: 欧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2-09-23 10:20 被阅读0次

    40课 逍遥的庄子

    主讲:姜鹏

          百家争鸣的时代,除了儒家、墨家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那就是道家。人们一般把老子和庄子并称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我们今天这一讲打算以庄子为主,向大家介绍道家的基本思想。

          庄子的生活年代大概是在战国中期,那时候战火纷飞,诸侯僭越天子,大臣杀诸侯,儿子篡夺老子,天下纷纷扰扰毫无秩序。面对这种状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孔子和墨子,尽管在思想上有很多分歧,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积极努力地行动起来,去治疗这个多病的社会,帮助它恢复秩序。

          庄子和他们不同,庄子已经厌倦了这一切,他只想找一个地方躲起来,过他自己的日子。他认为知识、道德都拯救不了这个乱哄哄的世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的。但庄子毕竟是一个智者,不是普通的隐士,他在隐居的时候并没有闲着,仍然在思考,思考人性,思考这个世界的本质,因而留下了很多著作。他的重要思想和稍后一些继承他思想的学者的文章,一起被编集成一本书,书名就叫《庄子》。

          庄子虽然过着隐居生活,但由于他思想深刻,在当时名气其实是很大的。楚国的国君楚威王想聘他去做宰相,庄子笑着对他派来的使者说,你们答应给我这么多钱,又给我这么高的地位,当然是重大的利益,很多人都会动心的。但你们应该知道用于祭祀的牺牛吧,好吃好喝地养它很多年,到时候让它穿上华丽的衣服,把它送到太庙里去,然后把它杀了,用于祭祀。这时候,这头牛再悔不当初,还有用吗?

          庄子把那些被功名利禄羁绊的人比喻作这头牛。他们追求的功名利禄,就像是这头牛享受的丰盛的食物和华丽的衣服一样。但这些都不是白享受的,牛最后难逃被宰杀的命运,而那些热衷于追逐名利的人,又何尝不是在博弈、争斗异常激烈的名利场中消耗自己的生命呢?讲完这番道理,庄子就对楚威王的使者说,你们快走吧,“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国君)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一次庄子带着学生去拜访一位朋友,先是走到一座山里,看到一棵大树,枝叶茂盛。边上有伐木工人在劳动,但他们看到这棵大树后,并不砍伐它。庄子就很好奇,问伐木工人,这棵树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砍伐它呢?工人回答道,你别看它大,其实它的材料不好,没什么用。听完工人的解释之后,庄子就给学生们总结了一个道理:你们看,没用有没用的好处啊,这棵大树正是因为不成材、没用,才得以长到这么高大,枝叶这么茂盛,那些有用的木材,早就被砍掉了!言下之意是说,做人也是这个道理啊,那些太有用的人早就被惦记上了!

          然后庄子就带着学生到了朋友家。朋友见庄子来了,很高兴,命令家人杀一只鹅来款待庄子。家人就问了,家里有两只鹅,一只会鸣叫的,另一只不会鸣叫的,杀哪只呢?庄子的朋友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吧!吃了鹅肉,住宿了一晚之后,第二天庄子就带着学生离开了。

          路上学生给庄子提了一个问题,他说老师啊,昨天您在山里看到那棵大树,给我们总结了一个道理:还是不成材、做没用的人比较好,因为不成材,所以别人不会算计你。但昨晚您朋友招待我们的时候,杀的却是那只不会叫,也就是不成材的那只鹅,看来光不成材、没用也不行呀!

          庄子先回答了一句:“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意思是说,不要执着于成材不成材、有用没用,既不是成材,也不是不成材。这个回答一下子就把学生给整懵了。然后庄周又说了一句:“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无论是树木还是鹅,都是东西,只要是个东西,无论成材还是不成材,都难免会遭遇被砍或被杀的厄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要让自己不是个东西,你要不是个东西,别人不把你当东西,也就不会来砍你、杀你了。庄子的学生听完之后也是似懂非懂,也不敢再问问题了。

          我们对庄子的很多想法,也跟他的那位学生一样,似懂非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前面两个故事,都很好地体现了庄子逃世的思想,他不想跟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瓜葛。世界太复杂了,他想活得简单一点。

          不仅是我们普通人,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也都会在面对这个复杂社会的时候,充满了无力感,感受到个人的渺小。比如陶渊明、苏东坡都是这样。你看不惯这个世界,却又无力改变他。那怎么办呢?惹不起,躲得起,不跟你玩还不行嘛?这就是庄子思想的本质,因为这种思想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找到知音,所以长期以来流传很广。

          那么人如何能逃离这个复杂又混乱不堪的社会呢?接下来我们可以转入到庄子的一个核心思想,他认为,只要你对这个世界无所求,你不想从这个世界得到任何东西,那你就彻底解放了。庄子的这个思想,可以用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词来概括,就是“逍遥”。

        《庄子》这本书第一篇的标题就叫《逍遥游》,我们日常所说的逍遥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逍遥游》一开篇讲了一个大鹏的故事。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那么它要飞到哪里去呢?它要从北冥飞到南冥,飞的时候非常壮观:“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你看这个大鹏很厉害吧,但庄子说大鹏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它有所待啊,要有条件:通过翅膀在水面上狂击三千里才能飞起来。

          庄子也讲了一个人物,叫列御寇。他出行可以不坐车,不乘马,不用任何交通工具,当然也不是光靠两条腿。那他怎么行走呢?他可以御风而行。庄子说还是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列御寇还是有所待,他要等那个风来,才能御风而行。

          所以庄子说,这些都还不是真正的圣人,不是真正得道的人,真正体悟大道、与大道合体的人,是不需要等待任何东西的,不需要任何条件都能生活得很好的人。

          这当然是一种幻想,但也不得不承认,庄子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这也是为什么庄子的很多说法如此不切实际,却又广受欢迎的原因。庄子讲这些的本质,就是劝你不要和这个世界多纠缠。换成我们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可以可以改变你自己。

          庄子还有一个核心的思想是齐物,他指出,世间一切事物的优点缺点、所长所短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尺长寸短,看你和什么比。这样也就把人和人之间的不同消解了。

          “逍遥”是庄子对人生本质的思考,“齐物”是庄子对世界本质的思考,这两个加起来就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命题。我们之前介绍的几位思想家的思想,都可以用一些简洁明了的关键词汇来概括。孔子:仁、礼、学;墨子:非攻、兼爱;庄子:逍遥、齐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fn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