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马云、范冰冰、郑爽个个都是不差钱的主,为何都在钱上栽了跟头?

马云、范冰冰、郑爽个个都是不差钱的主,为何都在钱上栽了跟头?

作者: 听雨的河 | 来源:发表于2021-11-03 21:11 被阅读0次

一个很普通的句子,若是加上“某某名人曾说过”,是不是瞬间高大上了许多,这就是名人效应。

马云曾说,“我对钱不感兴趣!”,有钱人的境界就是高,连撒贝宁都惊掉了下巴。若换作是普通人,你铁定觉得他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在那段众星捧月的日子里,执掌阿里的马云受到了各级地方官员接见,娱乐大咖前仆后继追随左右以及街头巷尾的众口皆碑,连外国人都惊呼:““马云和他的帝国”创造了传奇,开辟了电子交易的新纪元”。就连卸任,马云也被看作是激流勇退,功成身退的典范。

直到人民网的一篇文章,“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让盲目崇拜的人们瞬间回头神来,往日殿堂级的人物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点,慈善家变成了依靠花呗、借呗榨干年轻人口袋的吸血鬼,网络的天平从来都是一边倒,非黑即白。

不可否认,马云作为企业家、慈善家,无论是蚂蚁森林,还是小鸡孵蛋,都是用心做慈善的良心举措,同时,他也是一位商人,野心膨胀到将手伸向人民的口袋、国家的企业,决心干倒银行,摘掉老百姓家门口的菜篮子,通过大数据监视人们的生活,这个帝国已经大到让百姓由喜欢变成了畏惧,这匹即将脱缰的野马,是时候要收紧了。

外国一则新闻报道,某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收集,给一位母亲的十八岁女儿寄了一盒避孕药,让这位母亲勃然大怒,将平台告到了法院,后来得知女儿确实怀孕了。网络是把双刃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步步窥探人们的隐私,衣食住行在大数据面前无异于是皇帝的新衣。

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眼看尽长安花”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失意的马云一生只爱教书,却误入商海成了传奇,名人名言、快人快语,高情商变成了笑柄。人生起起伏伏,潮起潮落,时代中的马云用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睿智的商业头脑开辟了一段传奇。也希望人民网的点评对他来说是点醒更是激励,从而开启下一个传奇。

范冰冰曾说,“我不需要嫁入豪门,我就是豪门”,结果偷税漏税,罚款八亿。当范冰冰和李晨在一起时,有网友感叹:“你必须足够优秀,才能配得上所爱之人!”,是的,范冰冰是优秀的,但她也是贪婪的,在法律的红线面前一步步试探,抱着侥幸的心理冲破道德的防线,将数亿资产收入囊中。

老人常说,人的贪婪是与生俱来的,你给他一块钱,他或许不为所动,但当他有了九十九,他就会迫切地想要攒到一百,一千、一万、十万…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财富变成了贪婪,贪婪变成了随心所欲,藐视法律的毒瘤。

相比于范冰冰,我更喜欢郑爽的耿直,有个访谈节目主持人问郑爽:“如果一部作品的片酬特别高,但是有你不喜欢的人,你会选择拍还是不拍?”,

“那就忍着,脸上面无表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郑爽肯定地回答道。

郑爽是娱乐圈有名的“爽言爽语”,同样是爱财,和她的前男友兼经纪人张恒一起签署阴阳合同,偷税漏税,但她敢说,很是真实!所谓的富贵险中求,不过是把自己变成了别人手中的筹码,东窗事发的棋子,板上钉钉的罪人。

名人依托高流量和高人气可以赚得普通人家几世的财富,如若德不配位,也将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唾弃。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世人爱财是人之常情,但须取之有道,用之正道,才能如山中泉水,源远流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云、范冰冰、郑爽个个都是不差钱的主,为何都在钱上栽了跟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gc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