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作家》《钟山》《花城》等刊发表小说500余万字。曾获湖北省“文艺明星”奖、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北京文学奖、湖北文学奖、屈原文艺奖、汪曾祺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关于这些,是我看过晓苏老师的书后在百度上搜的。
我读晓苏老师的小说,源于去年老师在华师化院的一次讲座。晓苏老师讲课是受化院吴安心教授的邀请,我听课是我们图书馆当时的缪馆长给我传达的信息。
老师那天讲的主题是《文学的表现形式》,老师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课,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老师讲课内容丰富,语言风趣。用安心老师的话说,晓苏老师对文学的研究是深入骨髓。
听了那次课后,我下决心要拜晓苏老师为师。后来在我们仙桃著名艺术家胡铁树老师那里,要到了晓苏老师的微信号。晓苏老师看在胡老师的面上,很快加了我的微信。我在晓苏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个叫《荆蔷薇》的公众号,我一点开,里面有晓苏老师的专栏小说。我欣喜若狂,开始每天海绵挤水似地挤时间阅读。
我一口气看完第一篇《春回大地》,很快被老师独特的叙事方法所吸引。老师语言质朴,娓娓道来,句句相连、环环相扣,牵着我的目光不停地往下看,引着我的思绪跟着主人公走。
接着我如饥似渴地看了《天边的情人》《送一个光棍上天堂》《三年前的一个吻》《院长日记》《你们的大哥》《两个人的会场》《粉丝》《人情账本》《留在家里的男人》《电话亭》《唱歌比赛》《碰头会》《光棍们的太阳》等三十多篇文章。我看得废寝忘食,心潮澎湃。
后来去拜访老师时,老师又赠我一本《夜来香宾馆》,这是由《看病》《除廯记》《夜来香宾馆》《父亲的相好》《推杯换盏》《道德模范刘春水》等十四篇小说组成的集子。我如获至宝,更加用心去读。读完后,我感慨万千,决定写篇读后感,与大家共享。
老师的小说如一位相貌平平但内涵丰富风情万种的女人,让我着迷,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老师的小说给我个人的感受是:一大特点、两大类型、三大优点、四大益处。
一大特点是:老师的小说题材都是以身边的所见所闻为据点。我们读这些故事的时候,仿佛写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感觉特别真实而亲切。看完这些故事,我觉得老师不仅是个睿智的作家,更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家。他把各种大小人物的心理都拿捏的相当到位。他不给他们任何世俗道义上的评说,读者只要看他的叙事,各种人物就活灵活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老师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以乡村为背景的“油菜坡系列”;二是以高校为背景的“大学城系列”。
老师写油菜坡系列对那些善良、美好、质朴的人事,是一种深情而包容的态度;对那些邪恶、丑陋、虚假的人事,毫不留情地给予无情地鞭挞。
比如《春回大地》里的陈谷子,他年少时为了给父亲治病,向自己早年发家的亲叔叔陈扣借钱,陈扣怕陈谷子没能力还钱,在陈谷子父亲尸骨未寒、母亲疾病缠身的悲惨境遇下逼他还钱,还以陈谷子家唯一的一头羊和为母亲预备的一口棺材相要挟。陈谷子不得已找心底善良的村支书姚德、村里公认的日白佬赵天开、手头拮据但同情心极强的芝麻嫂等人借钱还给陈扣。为了还债,陈谷子不得已远走他乡,寻找出路。多年后,陈谷子衣锦还乡,知恩图报。唯独不能原谅他的亲叔叔。他觉得他的叔叔为了钱良心泯灭,不可宽恕。我非常喜欢陈谷子这一人物的塑造,他爱憎分明,对家乡爱得深沉。老师取名也很有含义。陈谷子借钱一事,在写小说的人眼里就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老师就把主人公名字叫陈谷子,谷子象征果实,象征丰收;陈扣的扣就是抠门的抠的谐音;姚德就是要得的谐音。但是,无论多老土的事,多平凡的人,老师就是有本事把他写出新意来,写得让人感动,引人深思。
老师写大学城系列是一种客观与审视的态度,充满着批评与讽刺,还有无情的鞭挞。
比如老师的《唱歌比赛》和《粉丝》,老师把自己置身其中,用言简意赅的叙述,让一件件事,还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用开口,我们就知道老师要表达的意思。
老师小说的最大优点,第一是语言幽默;第二是可读性强;第三是结局发人深省。
老师的语言自然浅显,细致幽默。就像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故事,我听得咯咯地笑,笑着笑着又想哭。
老师的小说我一读就上瘾,以致我从开始读到现在,一天都没有落下过。老师写的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老师写出了低层人的灵魂,写出了底层人本能的善良与狭隘;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圆滑与狡黠。
老师小说的结局大部分都出乎我的意料。那些结局都是老师智慧的结晶。
读老师的小说,我收获满满,最大的好处有四点。
一是激起我写作的灵感
读老师的小说,我感觉好多事可以写。老师的小说给我安装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送我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二是指导我写作的技巧
我听了很多其他老师的写作课,他们都讲得有根有据,一套又一套,我当时听了觉得很好,很懂,用起来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我读晓苏老师的小说,却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感觉老师的小说,就像小时候有人握着我的手写字一样,一下子就铭记于心了。因为老师的小说接地气,结构、逻辑与思维都适合我。晓苏老师的小说带给我太多的惊喜。
三是培养我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的小说颠覆了我惯有的审美意识。我以前看到的美是表象的,老师小说反映的人性美是本能的,深刻的。老师为了捍卫自己心里的美,对那些丑恶的虚伪的人和事是毫不留情的。
四是引导我寻找写作的意义
老师是名副其实传统文化的光大者。老师的小说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传统文化的写作者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老师的小说是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读到晓苏老师的小说,是我的幸运。我将努力吸取老师的精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