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爱情刽子手》第七个故事。两次微笑,两个医生有不同的解读,却解的都不对!
《爱情刽子手: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10个心理故事》
[美]欧文·D.亚隆
11个笔记
>> 一系列扭曲的棱镜让我们无法了解他人。在听诊器被发明出来以前,医生会把耳朵贴附到病人的肋部听体内的声音。想象一下,如果两个大脑能紧密耦合,像草履虫换微核一样直接互换内心的想法那就真是太好了。
>> 首先,画面和语言之间存在障碍。大脑以画面的形式思考,但是要想和他人交流,必须将画面转化成想法,然后想法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一从画面到想法再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复杂,信息会在其中受损:画面内容丰富,有很大的空间自由创造,其私人的情绪色彩都在画面转化成语言时消失了。
>> 伟大的艺术家会试着直接通过暗示、隐喻或其他语言技巧传达信息,以期与观者产生共鸣。但是他们最终会意识到他们的技巧不足以完成这一任务。
>>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哀叹道:
灵魂丰盈无比如光华泻地,化成白纸黑字却是一片惨白,只因我们当中没有人能够精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思想或悲伤。言语更像是破了的水壶,我们只能借其敲出简单的节奏,却希冀奏出能融化星辰的天籁。
我们永远都无从完全了解他人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只选择性地向他人透露部分信息。
>> 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第三个障碍不在于分享者,而在于听众,后者必须转换分享者的讲述顺序,使语言在脑中形成画面——转化成大脑可以处理的脚本。听众脑中的画面和分享者最初描述的画面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 既有翻译错误,也有偏见性错误。我们将他人传递的信息套入自己的思维体系和格式塔
>> 普鲁斯特(Proust)有很好的定义:
我们会把对某人已形成的看法与看到的此人的身体轮廓结合在一起,我们脑海里形成的对此人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看法。最后,这些看法甚至填充了我们印象中其脸部的曲线、鼻子的轮廓,与其声音和谐一致,以至于这些看法看起来不过是个透明信封。每次我们见其容或闻其声时,我们所见、所闻不过是自己的看法。
>> 你只是把对方想象成了你喜欢的样子。你只是爱上了自己假想出来的人。”
>> 尼采说,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个人,你就了解他的一切;在之后的交往中,你会自遮双目,自欺欺人。
>> 画面和语言的复杂结构,个人有意或无意的隐藏,以及观察者的盲点,都致使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
>> 每个人都有极丰富的经历,都极为复杂,这也使我们无法透彻了解他人。已经有很多研究项目试图破译大脑的电活动和化学活动,但是每个人的体验太过复杂,尽管技术不断发展,但我们永远无法解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永远不要以为你会真正了解别人,你也许只能做好自己!也许同人保持距离是明智的选择!会少很多烦恼与伤害!
身体欠佳,估计可能有些贫血,明天去体检,看看如何吧!这两天多休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