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时值岁终年末,《献诗》恰好摘抄完。回视昔日摘抄《献诗》的初衷,突然间竟生出些“曲终人散”之愁端。
《献诗》亦称《吉檀迦利》,笔调轻快、欢畅,既充满生命的激情,又有对无限世界的向往和沉思。这是我决定摘抄它的一个主要原因。
早先因时间有限,为凑更文曾勉为其难地改写了一些文章,前几日偶尔看了一下,感觉写得也还不错——至少以现在的状态是写不出来了。后来时间精力愈发有限,免费的牛马着实做不下去,只好改弦易张,转而做摘抄。
对于日更而言,时间不够,字数来凑,字数虽够,然内容不逮,与其自己粗制滥造强作更文,不如做些对自己有价值的摘抄——至少可以保持自己的一部分语感,总比彻底撂了强。
《吉檀迦利》共103首,单看均可独立成篇。第1—7首为序曲,说明作歌缘由,表现神.与人的亲密关系,表现诗人对人.神.结合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第8—35首为第一乐章,主题是对神.的思念与渴慕;第36—56首为第二乐章,主题是与神的会见;第57—85首为第三乐章,主题是欢乐颂,歌颂神.给世界带来的欢乐和光明;第86—100首是第四乐章,主题是死.亡.颂。诗人渴望通过死.亡.获得永.生,真正达到人与神.合一的境界。最后3首则是尾声,概括诗集的内容和意义。
我几乎在每首诗前都加了尼采的话,这是因为个人对泰戈尔的作品有些看法,对尼采也亦然,觉得将二人结合起来比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泰戈尔是孟加拉语作家,《吉檀迦利》应是用他的母语写成。在他自己将自己的作品——《吉檀迦利》翻译成英文时,也有二次创作行为,对不少诗有减缩和改动。比如他舍弃了韵脚,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其中既有考虑到英.美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受到泰戈尔使用非母语创作、驾驭英诗的韵律水平的限制。这和外国人翻译唐诗有些类似,以至于让我有了在《献诗》摘抄完后,继续将泰戈尔的诗化作中、英两文的念头。然而时间又不允许——为读者免费做牛马或可推辞,为工资做牛马却是万万不可轻易推辞的。
虽然我很想将上述的想法付诸行动,但到了最后还是决定先暂时搁置。可时钟还在嘀嘀嗒嗒地走着,日更总要坚持,于是我不得不再去寻些别的去做摘抄。
即使是做摘抄也不是随意的,这让人一时也不知道摘抄些什么好。
偶于划屏之间看到周作人在《雨天的书·序二》中说:
“我近来作文极羡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但是看古代或外国文学才有此作品,自己还梦想不到有能做的一天,因为这有气质境地与年龄的关系,不可勉强,像我这样偏急脾气的人,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
周作人固然有过,但文学造诣还是不能忽视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上,他从自己的个性出发,从英国随笔、明末“公安派”小品、日本俳文中汲取养料,形成了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
回顾自己以前在散文方面所走过的路,竟然和周有几分相似,但业余文学爱好者和大家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件事儿姑且不谈。
我对周最大的感触是因为法国人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是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数学家。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位法国人布封,他既是博物学家也是作家。周是写过类似的科普文的,是否入选过中小学课本却不得而知,至少我上学的时候曾看到过。
我们当今所接受的教育或许是历史上最失败的,因为直到我看到王阳明的“守仁格竹”,才恍然大悟,现在所谓的科学、文学、哲学等都是通过“格物致知”给格出来的。这也让我不得不用“学文”一词与现在所谓的文学进行区分。
“学文”不是文学艺术!
为什么我叫它“学文”,这个熊猫的叫法差不多。本来该叫猫熊的,因为新旧读法的关系,被叫成了熊猫。到底熊猫是熊还是猫,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
从“守仁格竹”方知,千古文人不分东西,走的都是一条路,这让我对周作人不由得刮目相看了。
摘抄完《献诗》之后,我有一种被骗的感觉——我们所谓的外国文学如同流行于大洋彼岸的李鸿章杂碎,并非原汁原味。
而周则精通日语、古希腊语、英语,并曾自学古英语、世界语。无独有偶,季羡林更是通晓诸多外国语言,散文亦佳。严格点儿讲,如果不是精通外国语言的,最好别说自己懂外国文学——汗!
从文学交流的角度来说,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们至少可以完成双向交流,而今天的我们仅能完成单向交流。这简直是当今文学爱好者的一大悲哀!
我以为“学文”至少有“免.疫”、“麻.醉”、“唤醒”三个基本功能,这是现代所谓的文学艺术所不能比拟的——尽管文学艺术也具有上述三项功能,但终究无法和“学文”相抗衡。
有越人高诵芬者,最爱看周作人、丰子恺、杨绛等人写的回忆性散文。特别是应周作人所提倡的“邻人在院子里吃晚饭,走过时招呼一下,顺便一看那些小菜”式的回忆性散文,读起来朴实而又亲切。
我大略看了一下,感到与其将它看作是散文,倒不如将它当作一部活着的江南人家的生活史,以此来唤醒被工业化改造的差不多的失去了童年乐趣的人们。
这即是我选择摘抄它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