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天真半生,压抑半生。踏遍大山大河,聊遍五经四书,唯独在死亡这个话题上,从不逾越,保持缄默。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些话题都很抗拒,包括死亡,不治之症和告别。直到我经历第一次告别,花了半年时间都无法把自己从这种无力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之后,我选择开始学习。
《此生未完成》 于娟作者于娟,复旦教师,乳腺癌晚期患者,同时也是一位两岁孩子的母亲,一位华发妇女的女儿,一位高知青年的妻子。这样一个她,选择前路一片漆黑时,在生命即将燃尽最后光亮时,将这一点光亮抛向人间,用苦心劝慰告诉大家生命可贵,但死亡亦不可怕,我们需要学会好好告别。
人之一生,犹如赶路,背负行囊马不停蹄,从起点到终点,从生到死,奔波劳碌中也遇人无数。能有缘遇到,同路,并肩走上一程,即算缘分和幸事。然而人生的残酷在于,绝少或者没有人能一路相陪。如果有,那么其中一个为对方而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因此,哪怕是父母、夫妻、挚友都难逃此实。所以,人,注定了要学会一个人走。
对于人生的羁绊,在生命的后半程于娟看得很透彻了。她想豁达,但是通透的笔触之下却又饱含着与病友们同病相怜,相互宽慰的无奈与苦闷,她想做到上善若水,但心中对于儿子、丈夫、父母的强烈羁绊之情又让她如文火炙烤般挣扎。
我总觉得这种强化的命运中的羁绊是有迹可循的。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从来就提倡父母与子女的高度捆绑,在传统观念中,孝义关系远重于生命,故先人们吹捧“舍生取义”、“卧冰求鲤”。但是,生命的逝去是必然的,在一个看重关系的社会里,死亡意味着关系的彻底断裂,是很不可取的。所以儒家文化圈的人对“死亡”一事常常闭口不言,等到它来临的那一刻,才被动接受。
西方不同。父母、夫妻、子女从来都是独立个人人生旅途上的朋友而已,他们相信没有人能陪自己走完人生的全程,好好道别,可能是对对方最好的尊重和感念。我在此并不是在吹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孰优孰劣,二者都有十分出色的地方。但是对于“如何对待死亡”这个问题上,或许我们都应该豁达一点。我们或许应该给我们所爱的人更多的信任,信任他们在我们离开之后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过得很好。我们也应该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让自己不至于活在与他人终生绑定的羁绊之中,而是学会独立,学会面对,学会告别。
在生死临界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观点和细节,我就不剧透太多。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能保重身体,爱护自己,最重要的是,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别害怕,学会好好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