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焦点中期一班
凡尘疏离
今天很凉快。
早上起床熬上粥,下楼去小区门外做酸酸,出了楼门,感觉风好凉,光胳膊都觉得凉了。
吃过早饭,趁着凉快和儿子一起骑车去秋游。
上次去看召陵会盟雕像的时候,没有仔细看许慎的古书《说文解字》雕像,这次去看看。
出小区北大门,过黄河路桥一路向东出了市区。
正是葡萄和秋梨成熟的季节,路边梨园葡萄园里果实累累,果农们把摘下来的果子堆在路边等着主顾停车购买。
不知道今年秋梨的味道怎么样,我先买了四个,打算尝尝,好吃了再来多买点。
买完梨继续往前走,看见一个大姐在路边卖豆角和茄子。这两样菜是儿子爱吃的,农家自己种的,肯定比超市里的味道好。况且,他们不打药,是真正的绿色蔬菜(这位大姐家的豆角有虫眼,就能说明没有打农药)。
我停下车买豆角和茄子,豆角两块钱一把(一斤),茄子一块五一斤。我看见大姐家菜园里有压井,就问能不能把我买的梨洗洗,尝尝好吃了再多买点。大姐说,可以,去洗吧。
我拿出先前买的梨,大姐说:这梨这么大,上了多少膨化剂啊!肯定不好吃。
我说:这梨是膨化剂催的?
大姐说:你要不相信,尝尝我们家的小梨,肯定比你这好吃。
我问她家的小梨怎么卖的,她说三元一斤。跟我买的大梨一样价格,于是我说再买几斤她家的梨。
大姐说:我们家的小梨准备给自己和亲戚家吃的,既然你说了,我给你摘几个去,让你尝尝,肯定比这大的好吃。

大姐去摘了十个小梨,淡黄色,切开一个让儿子尝尝,儿子说,果然比大梨味道好。
买完梨,大姐又让我尝尝她家的葡萄。我吃了一粒,味道酸酸甜甜,是小时候吃的葡萄味。于是,又买了一兜葡萄。
大姐说,买葡萄别买大个的,大个的也是上了膨化剂,那些像玻璃弹球大小的葡萄,看着怪好看,都是膨化剂催出来的。我们家种的少,多数是自己和亲戚吃了,没有上膨化剂。你吃吃,我们家的葡萄肯定和那些大个葡萄不一样味道。
我以前买水果都是挑个大漂亮的,以后还得多多注意哩。
这位大姐不会使用她的电子秤,叫旁边一位卖韭菜的大姐帮她按价钱,那位大姐拿着一筐韭菜过来,帮她按过价格键之后就蹲下择韭菜,我看她的韭菜黄瘦黄瘦的,就知道也没有上农药(听说有的菜农为了让韭菜长得肥,往韭菜根上上农药),就又买了她一把韭菜,两块钱。
卖韭菜的大姐忘记拿收钱码了,需要给现钱,我翻翻包里,准备的零钱包忘记拿了,就用手机扫给买豆角大姐两块钱,她找出两块钱给了卖韭菜大姐。
两位大姐嘻嘻哈哈互相打趣,卖韭菜大姐说卖豆角大姐卖了几年菜了,还不会用电子秤,每次需要她帮忙;卖豆角大姐嘲笑卖韭菜大姐没有电子收款码,钱都扫给儿子了,还要隔段时间去儿子那拿钱。我和儿子也跟着说说笑笑,能看出,她们都不是生意人。
买完水果蔬菜,往前走不远,就到了目的地——许慎的《说文解字》古书造型雕塑所在地。



整个造型像一栋高楼,正面是“《说文解字》书名来原(源)”,记叙写这本书的起因、目的和书名的来历。背面是介绍“书圣”许慎的生平及贡献。
看完这些文字,我们在游园里走了走,由于这个游园在市区外面,来的人不多,花草也疏于管理,显得有些荒僻。
与这个游园隔着马路的,是召陵会盟雕像所在的游园。我们没有走近观看,只远远望见齐桓公站在马车上挥手远眺的雄姿。这两位跟召陵有关的古人各有建树,对后世都有很大影响。他们会被人们永远地铭记和传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