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深敬仰的那些大家,渐渐都已作古,在他们的简介里有了生卒年月。比如巴金,比如冰心,比如史铁生,比如梁从诫。我年岁尚幼的时候,还盼望着能给他们写信,或者总要去见上一见,但随着时间无情,再无机会。
但是,有的名家,我却是在他们去世后才开始去接触,比如季羡林,比如杨绛。
知道杨绛这个名字,很早,大概是我五六岁的时候。《围城》电视剧热播,我妈是它的超级粉,就像现在我追剧会关注各种八卦一样,我妈很快就摸清了《围城》的小说作者钱钟书和他的夫人杨绛。我其实很怀疑我妈是否看过原著,后来我买《围城》这本书之后,我妈看得津津有味,似乎证实了我幼年时的猜测。
大概是两千零几年的时候,有一次看我妈正看《读者》里的一篇文章,读得津津有味。她看完之后推荐我读,我记得就是讲杨绛和《我们仨》的。那张1949年的钱家全家福照片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十年前的我对这本书真是一丝兴趣也没有。如今,读过之后,感慨万千视若珍宝。岁月是把杀猪刀,也是把雕刻刀,它把一颗浮躁的心雕琢得安静。十来年的岁月,让我在合适的年纪读到合适的书,唏嘘不已,感叹不已,艳羡不已,赞叹不已。
1 岁月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没有拜读过杨绛的著名译作《唐吉珂徳》,无从体会先生的一贯文笔。但《我们仨》全书的风格就是李白推崇的这种清新自然。全书的第二部分最为悲凉,“我们仨走失了”。我跳过第一部分,一口气读完第二部分,哪怕我对作者的身份背景生平毫无概念,我也体会到这一部分讲的是“离别前夕”。杨绛用一种梦幻奇异的手法,记叙了丈夫和女儿先后生病入院,而她两头照顾却又只能一次次目送他们离去。无法想象我在八十来岁的年纪对于生死会有怎样的理解,现在的我一想到这个话题只会难以自拔地悲痛。但是杨绛的文字神奇之处在于,全书不提一字“悲”,而我处处看出她心里的伤心与悲痛;但全书尽管出出让我感觉“难舍离别”,却又是《诗经》“哀而不伤”的深意。单是先生的笔法,令我肃然起敬。
有了第二部分的“走失”,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回忆)我们仨”就显得格外珍贵。最后这部分我读得最慢,因为舍不得一口气读完。
朝生夕死的魑魅魍魉,生命之短暂甚至都无法凝神聚体;而拥有漫长的岁月,如何能在一开始就珍惜?
2静好
杨绛出生于1911年,这个出生的年代和她知识分子的身份注定了她(和她)一家生活的波澜起伏,难有“静好”的岁月。到在她的记叙中,几乎看不到什么波折与困苦。不是生活放过了她,而且在她漫长的生命力,记忆早就自动筛选了一道,文字里都是最爱的“我们仨”的点点滴滴。给我印像最深的是她们在牛津求学的部分,杨绛和钱钟书一起“探险”,一起尝试做饭,各自学习。正是在那短时期,钱钟书养成了为杨绛做早餐的习惯。有了圆圆头之后,她们的生活多了一个新的小生命,充满欢乐。圆圆聪明,读书天赋过人,两岁半跟着姐姐旁听时倒着认全了一本诗书上的字!圆圆长大后,家里的状态就发生了改变。钟书是“笨手笨脚”的,依赖“我”,而我又是总被女儿关照着;“我”欣赏他们父女俩的相似,他们父女俩是最好的“哥们”;同时,他们父女又最爱护“我”,爸爸不在家,留下的叮嘱是“圆圆要照顾好妈妈”。其实,经历了那么多事,不知道他们仨真正聚在一起的机会能有多少。但他们无论是挤在拥挤的阁楼里,还是住在破旧的宿舍里,只要他们仨在一起,感觉杨绛就是万分快乐。
3惜光阴
全书读完,记得杨绛写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仨都没有虚度光阴。看似普通,实属难得。不是谁家都能给“我们仨”或者“我们四、五”下这么个结论的。
记得在杨绛说为什么回国的时候,表达了这么个意思:喜爱祖国的文字、文化和土地,不愿作华侨。她不说自己的决定有多伟大的意义,他们只想做自己喜爱的事。所以,哪怕寄居在一间破旧的小宿舍里,钱钟书完成了《管锥编》而杨绛完成了翻译《唐吉坷徳》。任何时候,他们都没有放弃学习。
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长,但是我可以把每一秒都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浪费,不虚度,也许这才是无论生命长短都值得珍惜的岁月光阴带给人的财富。小时候背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仅仅“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今,回忆着这滚瓜烂熟的句子,悲从中来。
《我们仨》中还收录了很多手稿,赘述一丝感想:圆圆头在父母眼中,总是那个天真童趣的乖宝宝!多好!
2016.6.9于返乡途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