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两个词是有顺序的。你得先让大象有所触动,他才能听得进去道理。如果一个人说:“道理我都懂的时候”,那坏了,这说明改变他行动的那头大象没有被触动。但别灰心,情感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这样的消极的情感所触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奉献这样的积极情感所感动
自责和放纵
大多数人都是用焦虑、恐惧、自责等恐吓的手段让人去行动。因为往往焦虑和恐惧的力量最强大。比如,在学校老师批评学生;在公司的末位淘汰制。我们总是习惯用自责的方式来给自己压力,从而去促进自己改变。就像有的成功学喊的那样:“要成功吗?就对自己狠一点”但是自责真的管用吗?我想你的经验已经告诉了你答案,这是不管用的。因为本来你的一些小毛病,比如抽烟、葛优躺、拖延等等,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的手段。现在你自责是更加增加了焦虑和压力。所以你只有通过哪些老办法去进一步的释放焦虑。结果很可能形成“自责—放纵—更严重的自责”这样恶性循环。
用焦虑、恐惧、内疚这样的情绪去驱使大象,只会让大象焦躁的原地打转。更严重的是,自责还会破坏你的内心自洽,降低你的自尊,从而让你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你要知道,那个你责备的自己,就是承担改变认为的自己。如果你已经把他骂的士气低落了,那你那里还有勇气和力量去改变呢?
大象能听懂爱。
陈海贤老师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他在学校心理学课的时候,他的教授是一位老太太,对他都特别的严格。有一天,这位老太太给他讲起她老师的故事。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拿着一个案子去找她的老师米纽庆指导。那天虽然她控制了局面,但是远没有出彩。米纽庆让其他学生给她提意见。欧美的学生,认为一个亚洲学生能把语言搞定就不错了,所以就纷纷赞美她的案子。米纽庆说:“她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你们说她做的不错,其实是在说,她只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了”听米纽庆教授这么说,于是他的学生都开始认真思考,并给她提出了许多批评的意见了。这位老太太对陈海贤说:“米纽庆已经去世了,我也老了。我要把他教我的东西都告诉你们。你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爽的。如果我只是表扬你们,那我其实是在说,你们只能做到这样了。我不断地批评你们,挑战你们,是相信你们完全可以做的更好。”那一天,我心中的大象被触动了,我理解了老师的用意。那一天,我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这种自我要求没有变成自责和负担。相反,它的背后是一种“我可以做的更好”的自豪感。所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于这种高要求的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