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奇峰:谁在学习

曾奇峰:谁在学习

作者: 帅俊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07:49 被阅读0次

“被成功”的意思是,他的成功,并不是他需要的,而是他在满足他人的需要上成功了,所以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不是他成功了,而是他用自己的只有一次的生命、只有一次的独立存在,成全了他人。

——曾奇峰

一位在中国工作过很多年的西方心理学专家说,他有这样一个印象,就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中国人,都处在被过度要求成功的状态中。我个人觉得,他的判断非常准确,成功的确是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们的咒语,这个咒语即指向他人,也指向自己。

要求成功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来自对成功的理解。至少有一个对成功的理解至关重要,就是这个成功是谁的;或者这样说,当一个人所谓“成功”时,我们需要问一问,套用最近流行的语言,他到底是成功了还是“被成功”了。

这里说的“被成功”,意思是,他的成功,并不是他需要的,而是他在满足他人的需要上成功了,所以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不是他成功了,而是他用自己的只有一次的生命、只有一次的独立存在,成全了他人。很显然,这并不是成功,而是个体生命的最大失败。

这样的“被成功”的现象,几乎出现在一切生活的“项目”中。其中最让人难过的,就是孩子们在学校的“被成功”。中国学校的压力,几近骇人听闻。这倒也罢了,因为一个人如果为自己的荣耀和成功战斗,吃多少亏都“活该”。但是,如果学生是为了他人、哪怕是为了父母的荣耀和成功战斗,那就构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施虐受虐。

他人对孩子的成绩的施虐性要求,是伪装成“都是为了你好”的面目出现的,这样伪装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施虐时的内疚感,同时也使受虐者丧失了反抗的道德立场。

当孩子面对学习制造的智力上的挑战时,首先他感受到的不是直接来自这一挑战本身压力,而是感受到的来自后方的由过度期待导致的紧张、焦虑、恐惧等等情绪,这会让他心存巨大疑惑:我到底是要解决眼前的智力问题,还是要治疗我身后的人的心理毛病?更加接近终极的疑惑是:到底是我在学习,还是我只是学习的傀儡,我只是一个用我的学习来满足他人的控制欲的工具?

如此“被学习”的状态,也许短时间里可以制造成绩好的海市蜃楼。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孩子们变得厌学。厌学是厌世的一部分;这真的很好理解,对孩子来说,获得以后养家糊口的技能,对自己真的很重要,但在这样重要的事情上自己只不过是被人操控的木偶,这生命真的就没什么味道了。

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反控制。孩子成绩不好、厌学甚至不再能去学校,都是反应性的,都在为活出自己生命做最惨烈的努力。这是在以厌学这一小的代价,换取“我还热爱着整个生命”的更大更整体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厌学的孩子、不再去学校的孩子,正在为他自己真正地活着。

我知道,我这样说,会激起无穷的愤怒。 我也知道,这些东西说破之后,会使很多接近罪恶的东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还知道,有个貌似有道理的问题随之而来:厌学了、不去学校了,难道就这样任其下去?

我的回答是:不是这样就算了。当然也不能这样就算了。当我们把权利交给孩子的时候,算不算都是他的事情。不管持续堕落还是振作,都不会是那个为别人活着的最坏的后果。

最近25年影响最大的心理治疗师罗杰斯说: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天然倾向。如果孩子现在不是这样,你要阻止他,结果一定是最坏;如果你还给他自主,结果有可能会更坏,但也至少还有更好的可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相关文章

  • 曾奇峰:谁在学习

    “被成功”的意思是,他的成功,并不是他需要的,而是他在满足他人的需要上成功了,所以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不是他成功了,...

  • 摘录 |学习:谁在学习,学什么以及如何学?

    文/曾奇峰 一、谁在学习 当然是孩子在学习,但是实际情况可能不一样,也许学习变成了你的事情,孩子被“排挤”在学习之...

  • 精神分析——父母潜意识的愿望与情感隔离

    本文学习启发来自于曾奇峰老师的相关课程与分享。 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学习是人与人之间的学习。——曾奇峰 任何竞争到最后...

  • 曾奇峰语录

    曾奇峰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1988年),...

  • 曾奇峰语录

    曾奇峰对精神生活的六点忠告:1、这个世界,他人,还有我们自己,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未知的。2、我们内在精神生活的质量...

  • 曾奇峰语录

    1.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 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 3.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个人,...

  • 曾奇峰:咀嚼孤独

    咀嚼孤独 作者 | 曾奇峰 声明 | 文章内容为曾奇峰所作《穿越孤独》推荐序,转载请联系后台 曾奇峰,武汉中德心理...

  • 精神分析——防御的适应性与情感隔离

    本文学习启发来自于曾奇峰老师的相关课程与分享。 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在人际关系中间形成的。——曾奇峰 情感隔离实际...

  • 精神分析——母婴间隙和创造力

    本文学习启发来自于曾奇峰老师的相关课程与分享。 父母对孩子的方式和态度,造就了孩子的性格。——曾奇峰 “青春”之所...

  • 精神分析——俄狄浦斯期

    本文学习启发来自于曾奇峰老师的相关课程与分享。 一切神经症问题都是俄狄浦斯期的问题。——曾奇峰 处女情结是俄狄浦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奇峰:谁在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px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