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are

作者: 晓兰sally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22:26 被阅读0次
Paste_Image.png

在急诊,我们不仅仅要面对生死时速的抢救,也常常需要对患者作司空见惯却需要付出耐心的解释与鼓励。或许,在我们医护人员看来那些都是稀疏平常的操作,而对病患而言或许就是她们生命中的“第一次”。

那是一个周末,急诊室再度爆棚。急诊儿科里充斥着孩子的阵阵哭闹声,家长焦急地询问,以及医生护士忙而不乱地穿梭于各个诊室之间。

期间,我照顾的一个小病患——11岁的混血女孩,因为发烧需要采手指的末梢血做检查。可是这个半大的姑娘超级害怕扎手指,极度反抗,妈妈开始时还能耐着性子和她解释采血的过程和可能有的感受,并且不断安慰鼓励她,而她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尖叫声中似乎已经感觉到那针尖戳破皮肤时的刺痛。面对既定的现实她一边抽泣一边用中英文带着哭腔道:stop it! It's easy to say that! stop it! 而在经过妈妈和我的轮番安慰鼓励之后,她决定克服内心的恐惧去尝试面对。

脸颊上的泪痕还未擦干,小女孩抽动着双肩,怯怯地伸出了手指,带着祈求的眼神抬眼看了看实验室的同事,转头求救一般望了一眼妈妈,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她的小手突然抽了回去,崩溃的哭声再次响起。当妈妈见到这最担心的一幕还是出现时,立时耐心全无,大发雷霆,呵斥不止。而小女孩的眼神里也尽是委屈和无助,就像她哭喊的:I CAN NOT DO IT!!! I CAN'T!!

此时,我蹲下来对坐在椅子上几近崩溃,不停抽泣又不停和自己的恐惧抗争的小姑娘说:“我知道你很害怕,也知道扎针会有一些疼,因为我也被针扎过。”
“真的吗?”
“是呀。现在,我们试试这样好吗?——如果你觉得害怕就看着我的眼睛,数一,二,三,好不好?很快就结束的。”

很感谢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又经历了怎样地内心挣扎才终于再次鼓起勇气伸出胖乎乎的手指,含泪眨巴着大眼紧张地看着我,我轻抚着她的背也望着她泛着泪光的双眼,和她一起数,“一,二,三。好的,结束。”我问:“疼不?”她答,嗯,不会。贴上邦迪之后,我高兴地和她击掌庆祝,并告诉她,她真的很棒!Well done! 女孩放松了下来,而妈妈此时也终于松了一口气,面露微笑......

我不知道小姑娘在我的眼里看到了什么?或许是鼓励,或许是一种安全感。急诊的工作往往需要快速地判断与反应,而同时病人的感受也是我们一直所关注的,和病人一起感同身受,陪伴她,鼓励她,让他们感受到希望也是我们急诊人一直在践行的标准。一如在护士众多繁琐细碎的工作中,你仍然可以用心让已经历经“无数次”的经历变为“第一次”。因为“ I care ”无处不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 car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rl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