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琪雪
【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读历史就像一剂温补的良药,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眼界和思维,让你变得睿智。
需要注意的是,所读历史,需要是正史。否则,便失去了读史的意义。
《正说明朝十六帝》一书是中国社科院明史研究员许继文和陈时龙凭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多年的史学素养撰写的一本史书。这本书中讲述了明代十六位皇帝的传奇故事,我们可以从中透视明代的纷乱的历史,也可以发现成大事者具有的三个特征。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学习成大事者应该具有的品质。
常怀感恩之心
耶鲁大学流传这样一句话:“感恩能力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往往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常常会获得他人的帮助,唯有常怀感恩之心,才能拥有更光明的前途。
太祖朱元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元璋出生在贫寒的佃户家中,为了生计给人放牛。可好景不长,元顺帝至正四年,淮河流域灾害频发,家人在灾难中相继离世。年纪尚幼的朱元璋只能在附近寺庙出家做和尚,由于寺中也没有余粮,他没待多久便被赶出去云游。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哪里有一处安宁的地方。机缘巧合之下,朱元璋投身到了红巾军郭子兴的部,成了郭子兴的亲兵。郭子兴看他胆大机敏很是欣赏,因此对他多有照顾,甚至将养女马氏嫁给他为妻,这使得朱元璋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可没过多久,由于赵君和郭子兴矛盾加剧,郭子兴被赵君囚禁。在危急的情况下,郭子兴的旧部和他的儿子都躲匿起来,没人敢出来救他。
从前线得到消息的朱元璋连夜赶回,利用彭大和赵君的矛盾,劝说彭大出兵,这才里应外合将郭子兴救了出来,这大大提升了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
后来,郭子兴病逝,朱元璋便顺理成章接管了他的队伍,摇身一变成了拥兵10万的大元帅。
这个世上,谁也不欠谁的,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获得别人帮助后,心怀感恩,能够让你收获人心。当人心都向着你时,就会有越来越多人成为愿意帮你的贵人。
谋事也谋局
《孙子兵法》讲:“庸者谋士,智者谋局”
意思是:庸者只会把目光锁定在一件事情上,在他们的眼中世界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可是智者却能够把耽搁的事情加以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进行全面的思考。
不谋一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成大事者,必须要有见识和格局。
靖难之役是明朝时期一场有名的战役,是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与建文帝开打。
在不了解这段历史时,我觉得燕王野心太大才会篡权夺位。可是,当我真正了解历史才发现,他若不发动政变,死的就会是他。
这事还要从建文帝削蕃开始。
当时藩王权势很重,拥有自己的军队,并且拥有军队的指挥权,而在众多藩王中燕王权势最大。建文帝一直将燕王视为最大的威胁,可是在削藩时,他却没有直接对燕王下手,而是先将其他藩王的势力削弱。
这给了燕王足够的时间进行部署和安排。
在大战开始前,建文帝以防边为名,调走了燕王的护卫士兵,又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此外,让宋忠统兵进行了其他部署。
可是没想到,燕王有统兵作战的经验,临危不惧,先后荡平了周围的军队。
随着冲突的加剧,燕王再也按耐不住。建文三年十二月,他反守为攻,率君直驱南京。六月,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
建文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谋局不利。削蕃部署失误,给燕王争取了部署的时间。对燕王实力估计不准,导致自己出征部署失误,最后被燕王一举击破。
想要成大事,必须要会谋全局。要能够准确估计对手实力,并合理评估自身实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遇事敢担当
在没有大起大落的日常生活中,很难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和担当。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临危受命的人,才是有责任,敢担当,真正靠谱的人。
英宗朱祁镇出生两个月便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明朝最年轻的皇储。英宗继位后,一直将蒙古视为劲敌。
正统十四年,英宗在王振的唆使下草率决定亲征,结果却出师不利,被敌人俘虏。敌人想要利用英宗和明朝做交易,可没想到,于谦等人为了江山的稳定,拥立英宗弟弟朱祁钰为帝(景帝)。
景帝最初并没有想要称帝的想法,可是当时英宗被俘,也先率兵虎视眈眈,国家的形势岌岌可危,有着亡国的危险。而当时能够继承皇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英宗的长子朱见深,年仅三岁。另一个则是朱祁钰。
后来,朱祁钰想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便不再推辞。在九月六号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朱祁钰继位后重用于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卫北京城。他的努力换来了明朝短暂的安定。
不论景帝最后结局如何,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他能够挺身而出,肩负起稳定江山的重任便已经值得我们钦佩了。
遇到问题不逃避,敢担当,努力化解困境,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今日话题]
你身上具有哪些成大事者必须拥有的品质呢?
—END—
【我是琪雪,一个爱阅读,爱写作的理工女,用情打动,用文字温暖你。如果你喜欢我就点赞、关注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