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脑血管病之预防与普及

心脑血管病之预防与普及

作者: 连容川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21:43 被阅读15次

    做临床这么长时间,我治疗了很多血栓患者,也被很多患者感动。之前在康复医院辞职的时候,一个姓许的大姨大声的哭说,“你不管我了”然后一屋子的患者跟着一起哭,我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 我真的是不想看到任何一个人得这样的疾病,但是我国每天因心脑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我觉的我有责任把我知道的分享普及可能不全面但是随着我的学习我会不断的补充分享。

    心脑血管病是如何形成的?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  :  首先是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造成的,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  再者.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减低,导致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病之预防与普及

    心脑血管疾病可以理解为中医学的中风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西医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 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因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古代医家类比而名为中风。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中风的根源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由于脑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致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形成夹层动脉瘤,在各种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用力过猛、血压升高等影响下,造成血管破裂或堵塞,使脑血液循环障碍,形成部分脑组织缺血、水肿等病理改变,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从而相应出现一系列的中风病症状。中风大致上可以分成两大类:即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缺血的原因,可以是脑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滞了血供;也可以是血液内有栓子,在流动过程中把相应管径的血管塞住,造成局部缺血。前者我们称它为脑血栓形成,后者称为脑栓塞,两者都造成缺血性脑梗塞。出血性中风: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在脑内,称为脑出血。脑浅表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脑血管病之预防与普及

    中风前人体的症状体征表现

    在中医学中,中风之前会有很多的症状和体征。 首先就是舌头变歪,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可能警示两到三年之内会发生脑卒中,在这两到三年里会陆续经常反复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眼前发黑、心慌;胸部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即消失;思维慢,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劳累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压迫感;腿脚、手指尖或手指发麻,摸东西没有感觉;舌头发麻、发僵、说话不利索,嘴角常感湿润或控制不住地流中水;早晨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晚上睡觉胸憋闷难受,不能平躺;睡眼差,梦多、觉轻或感觉老是睡不醒,睡后又很累;饭后胸骨后憋胀的厉害,有时冒冷汗;爬楼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的活特别累,浑身乏力,不愿多说话;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稍快,便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情绪激动心跳加快,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莫名其妙的跌跤,看什么都不顺心,对事无原因的发火。这是一系列的症状表现,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后应及时就诊,在医生处检查身体的神经是否存在多处损伤,做介入治疗,建议刺血取栓配合艾灸预防避免中风发生。(舌下取栓可缓解中风;委中,太阳,曲池刺血对中风康复效果极佳。配合长蛇灸改善体质,可推迟或避免中风发生)

    从睡梦中猛起床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动作

    有调查表明,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和中风的发病以清晨为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起床时的一些“危险动作”。如早上尿急,猛地爬起来上厕所……这个不经意间的动作,却很可能让病患的身体遭受重创,甚至危及生命。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休眠、抑制状态,各项生理机能都维持着低速运转,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醒来后,如果立即下床或动作较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意外死亡。尤其是部分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起床过快、过猛,可能会造成血压突然升高而引起脑血管破裂等严重疾病。也有部分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硬化等原因,出现血管运动障碍,如果体位变动过快,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出现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或是晕厥。还有很多老年人夜尿比较多,经常在半夜被尿憋醒,急于起床排尿,也会因起床动作过猛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病在家急救

    正确拨打120救护车。脑出血以后,保持平卧位。昏迷时解开衣领扣子把头稍微偏向一侧,保持平卧位这种体位赶快上医院。千万不可搬动他,切忌摇晃患者,防止头部震动。病人呕吐时,清除呕吐物防止堵塞呼吸道,有假牙取出假牙。如意识清楚,可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未得到医生许可,不要让病人进食或饮水。在没有明确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时,不要急于用药送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患者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在送医院中家属可用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建议在医生到来之前立即点刺十宣穴和太阳穴刺血。

    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养生习惯

    1.腹式呼吸+小动作每天早上一醒来,不要急于起床,仰卧在床上,做腹式呼吸20分钟。腹式呼吸主要是用腹部呼吸,吸气的时候把肚子鼓起来,呼气的时候肚子凹下去。一吸一呼要注意缓慢有节奏,这样可以让腹部的脾经、胃经两条经络活跃。另外还有一些小动作都很简单就是伸臂、叩齿(上下牙相互咬合撞击)、转睛、搓耳、擦面。这些都能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对心血管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2.按揉膻中穴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经三焦经的交会穴,募集心包经气血,也是宗气聚会之处。它有阻挡邪气、宣发正气的功效,是调节人体气机的重要穴位,常按揉可以宽胸理气、调理气机。具体方法:将十指在胸前交叉合拢,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各按揉20次,反复10次。再用双手的大鱼际轻轻按揉膻中穴,每回50下即可。后慢慢坐起,再缓缓下床,穿衣。

    3.晨起一杯水 早餐前可以适量喝一杯25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清晨是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多发时段。因为在晚上睡眠的过程中,人体的水分会被大量消耗,所以早晨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很高。因此,晨醒后喝杯温开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冠心病发作的风险。4.睡前泡脚俗话说:睡前泡脚,胜吃补药。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这样对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很有帮助。水温以能够忍受为宜,泡至双足微微发红,泡脚过程约15分钟。5.按摩涌泉穴,睡觉前,可以坐在床上摩擦脚心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涌泉,外涌而出之泉水也,意指肾经之经水由此处涌出体表,故可用其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刺激涌泉穴可以增强局部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使人体血液循环通畅。具体方法:取坐位,尽量排除杂念,先将左足抬放在右腿膝盖上,用右手掌心贴左脚心,上下来回搓擦50次;再换右脚搓擦。要求用力由轻到重,速度由慢到快,最好把脚心搓擦到发热。6.睡觉右侧卧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还要注意睡眠体位,一般宜采用右侧卧位,且应该头高脚低。因为人的心脏偏左侧,采用右侧卧位睡眠时,心脏就不受压迫,能确保全身在睡眠状态下所需的氧气供给,有利于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减少心绞痛的发生。睡眠时头高脚低,可以减少回流到心脏的血量,减轻心脏的负荷,有利于心脏“休息”。冠心病病人若病情严重,已出现心力衰竭情况,则宜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尽量避免左侧卧或俯卧。

    对于食疗我还真不了解, 最近我会研究一些食疗的菜谱,然后公布出来。

    思维误区

    现在大家都说打针预防脑血栓,会使血管壁变薄,昨天我们医院的一个比较权威的院长说这事是造谣,不打针是避免过度医疗。但是的确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好多患者打点滴之后出现中风。对此我做了如下的猜想,我觉的可能是因为点滴很凉,寒性凝滞,在血管里使血管壁冷缩,加上一些我们不了解的反应促使脑血管发生病变。也希望大家各抒己见,一同探讨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脑血管病之预防与普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ua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