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半年相处,真诚以待却撑不起一声“再见”

半年相处,真诚以待却撑不起一声“再见”

作者: 堰风 | 来源:发表于2024-04-13 21:49 被阅读0次

人生中有一种思念是因为遗憾,遗憾有多深,思念就有多久远。我相信世上的许多刻骨铭心都是伴随着遗憾的。

我认识陈林江大约在96年的初秋,气候刚开始转凉。

陈林江是嵊县人,据说在绍兴某酒店做厨师,当时可能寄宿在他舅舅租住的房子里。

而他舅舅租住的房子恰巧与我们的宿舍是同一幢楼,每天我们在路上碰面,一来二往,也就熟识了。

陈林江最有特色的是天生一双莫少聪似的大眼睛,那是他的招牌,就算把全身从头到脚严严实实裹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就能轻而易举认出来。

那双眼睛实在是太大太圆了。晓兰戏称为“牛睾丸”,我常被她逗得合不拢嘴。

陈林江外向,能说会道,虽然只比我大三岁,但看上去成熟老到。

舍友们也说他是个老江湖,似乎对他有些儿鄙视。

那时的我心智尚不成熟,自然不会想得那么多。

当然,他若像我一样沉默寡言我们也不可能认识,也就没了后来的事了。

那天他来我们宿舍串房,与某个舍友攀谈。

他穿一件干净的衬衫,外面套一件深色的马夹,下面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太子裤。

闲聊中,他将目光定格在我身上。当时我睡下铺,床头放着满满一排书,而我正与世隔绝的徜徉在书海中。

他主动坐到我床边,问我是哪里人?

我告诉他我是哪里人。

他有点惊讶地说原来你是本地人啊!

在绍兴我可从来不把自己视为本地人。

我是诸暨人,虽然诸暨归绍兴代管,但绍兴和诸暨无论说话的语气、人的性格,两者都大相庭径。诸暨人很硬,性子硬,说话的腔调硬,个性直爽,为人豪气,大男子主义比较严重,外人都把诸暨人称为“南方的北方人”,其实准确地说,诸暨人很像山东人。但绍兴人不是这样的,他们与诸暨人正好反了一面,十分符合江南水乡滋养下的产物,所以大多诸暨人都不认为自己是绍兴人。

我知道对方之所以这么说可能还有另一层意义。

因为他是嵊县人,嵊县也属于绍兴,如果诸暨人属于本地人,那么嵊县人自然也归为本地人了。

人在外地,都希望自己与“本地”沾上点关系,无可厚非。

我“哦”了一下。

他便在我的床边坐了下来,并随手拾起一本书翻起来,那是一本席慕容的诗集:原来你喜欢诗歌啊!

我随口“嗯”了一下。

他却一本正经地念起来: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

他又拿了本外国短篇小说集开始翻起来——

正巧翻到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他似乎很会迎合人,于是便滔滔和我讲起有关文学和小说的东西。

又问我读过鲁迅吗?

我有点脸红,因为除了小学中学的几篇课文,一概没接触过鲁迅的篇章。

一个自称喜欢写作的人身在鲁迅的故乡却没读过鲁迅,确是感到羞愧。

接着他跟我讲阿Q,祥林嫂,夏瑜、九斤老太、孔乙记等等。

当然,我虽没读过原著,但这些人物我还是知道的。

紧接着他又将视线转向一本《古文观止》。

见我爱好古文,便煞有介事的跟我讲起了孔孟。

我静静地听着,偶尔抬起头看看他,他眉飞色舞谈文学的样子深深烙在我脑海中。

两只幽深的大眼睛灵活地转动,睫毛又黑又长,一眨一眨的像扇动羽翅的蝴蝶。

那印象太深刻了。

他走的时候很晚了,并取出纸笔抄给我他的所有信息,比如姓名、年龄、职业、家庭住地址,暂住地。

他提给我,示意我藏好,并同样问了我的所有信息。

我是个老实人,何况在等价交换的过程中,我哪有藏着掖着的道理。

他把我的信息藏进口袋,我把他的信息夹在一本书里,就像把一片枫叶夹进书里一样。

能在举目无亲的地方认识一个相谈甚欢的人,我想大多数人是欣慰的。

年少的我曾想:书上说的知音应该就是这样子的吧。

在这里,身边都是同事,又是同行,每天做着枯燥琐碎的事,一起上下班,每天说着同样的话,我早已乏味。

陈林江颠覆了我机械式的刻板人生,我原本静默封闭的世界突然闯开心扉,少年的朝气蓬勃在那一刻真正得到了印证。

我清晰的认为我读书的欲望比之前更强烈了,阅读比之前更仔细了,写日记比之前更勤快了。

认识陈林江的日子里,我的世界每天都是新的,即使外面阴雨连绵,我的内心也是充满阳光。

他说话的声音,举手投足,每一个眼神,时常在我眼前跃动。

而我的所作所为也往往潜意识中向他看齐,似乎成了我人生的一个坐标。

陈林江有时候会来厂里看我。

第一次工友们都说他是我哥哥,因为我们都有一双像法海手里的金钵一样深邃的大眼睛。当然,我的眼睛大不过他。

我摇头不是。

他只是笑笑,也没有说话。

那时候我倒希望他能说是。

我对他是没什么戒备的,可能那时候单纯吧。现在想起,总觉得就像一场梦游一样。

一切似乎照着命运安排的即定轨道,而不是通过理性的抉择。

有一段时间,陈林江来我们宿舍非常勤快,除了来看我,还跟宿舍的其他成员搭讪攀谈。

但是大家不知为何都对他爱理不理的,所以他对我是特别上心。

每次来便坐在我床上看书,安安静静。

他低头看书的样子很好看,他总是白衬衫配马夹,手里捧着本古文,仿佛来自民国时期的哪位富家公子。

他和我一起讨论书籍,跟我讲解某篇小说,主人公做什么想什么。

他总是随手拿起一本书便能说得头头是道,让人觉得很有学问的样子。

那时我是多么佩服他。

他每次来厂里看我我都会很开心,也有几分骄傲。

也许是虚荣心作遂吧。

人在外面,我们都希望形单影只的身边能有几个好的朋友作为陪衬,提升个人身价和威望。

那段时期,只要三日不见他,我便会想他。而每次想他时,他便会出现在我眼前。

我们似乎变得更亲近了。

他还带我去他舅舅家做客。

他舅舅家就在我们宿舍的楼上。

那次真是不巧,舅舅和他老婆吵架了,舅舅站在客厅中央骂骂咧咧,还把一些蔬菜扔到门外。

我都不敢进去。

陈林江却拉着我进去,并说:没事的没事的,别害怕。

随后陈林江冲进去抓住舅舅的手,说:舅舅你干嘛?你不能这样对舅妈。

舅舅生气的回怼你舅妈如何如何的,实在是忍受不了了。

陈林江始终抓着舅舅的手,怕舅舅失去理智冲进卧室去对舅妈动手。

直到舅舅气渐渐消去,陈林江才松手。

舅舅冷静下来,忽然看见我,问这个小朋友哪里来?

陈林江说是对面厂里的,新认识的。

舅舅告诫他说,做个朋友可以,不要欺侮人家。

陈林江说,我怎么会欺侮人家呢,他才多大。

舅甥俩说得是嵊县话,但我听着完全没障碍,跟我们诸暨话差不多。

舅舅也没再说啥,招呼我坐下。

由于那天气氛不大对劲,我们坐了没多久便出来了。

我对陈林江的认识似乎更进一步了。

可是物极必反,朋友的相处也冥冥中遵循着这个自然规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陈林江突然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来我们宿舍,好像失踪了一样,一点症兆都没有。

某天晓兰问我:陈林江是不是很久没去你那儿了?

我说是的,问她:你怎么知道?

晓兰笑笑:你不觉得我们车间里少了个人吗?

我从头到尾看了一圈,没觉得少了谁。

晓兰告诉我,陈林江跟她宿舍的一个江西女孩搭上了,大概有些日子了。

前几天,那个女孩突然失踪。厂长跑到她们宿舍了解情况,毕竟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想要了解一个人的行踪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无法得知行踪,超过三天的就要被视为失联了,这也是颇为严重的。

毕竟人家还是个18岁的小姑娘。

晓兰突然想起陈林江来她们宿舍,有事没事总喜欢跟那女孩搭讪。

那女孩很有可能被他带出去了。

我有些吃惊,陈林江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很快,这件事厂里闹得沸沸扬扬。

然而这事看似与我毫不搭界,说起来却跟我紧密相连。

大家都问这个陈林江是何许人也?

有人说他是某某的朋友,之前经常来厂里的,长着一对“牛卵丸”。

生平我第一次感受到被牵连的滋味。

事情果然如晓兰猜测的,陈林江带着所谓女友去了嵊县老家,玩了一个礼拜才返回绍兴。

陈林江回来后很久没来我宿舍,尽管我很想了解他的情况,但我是找不到他的。

终于有一天他出现在我眼前。

那天我仍然坐在床上看书,他还是坐在我床边,但不再翻看我的书,而是有点焦急的对我说:你出来一趟好吗?

我只得起床,跟着他去了外面。

他说他今晚要去外面玩,问我想不想一起去。

我摇头,我说我不去了。

他说,行,那你可不可以借我100元钱,发了工资我就还上。

那个时候我工资不过四五百,但100元钱也不多,我不用去银行,随手就可以拿出来。

我二话不说给了他。

他来时匆匆,去也匆匆,拿了钱后很快就走了。

之后陈林江又失踪了。

又大约过去了半个月左右,某日半夜两点时分,我被窗外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陈林江。

他说他刚从市区回来,舅舅那里不好去了,要在我这里搭一晚。

我犹豫片刻,只得起床去开门。

他已经冻得半僵,迅速脱掉衣服钻入我的被窝。并让我睡点进去,我虽然也怕里面冷,也只得将被我捂热的被窝腾出来让给这个不速之客。

这样挤了一晚上,天亮我就起床上班去了,他一个人仍在呼呼大睡。

那天早上我一到厂里,晓兰对我说,昨晚你有没有跟着陈林江出门,我说没有。

她说,幸好没有,陈林江带着女友去舞厅,结果与一群流氓吵架斗殴,差点命都丢了。

我一个抖瑟,吓了一紧。

晓兰继续说:小官人,以后少跟这样的人来往。

我是想过摆脱他,可我不会拒绝。况且脑海中当初那个谈笑风生的民国公子的身影总是挥之不去。

我觉得陈林江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初次见面,他给我的印象完全是正面的,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人品。

也许是我一厢情愿的美好幻想,也总归给过我阳光和自信,我怎忍抹黑于他。

又大概过去半月有余的某天晚上,陈林江再次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那是去往女宿的路上,我们碰见了。

我向他点头示意,我希望他能约我去宿舍,我们还像从前一样滔滔不绝,谈文学,谈人生。

我甚至想,这一次我绝不会像初次见面一样只听不说,我会主动打破沉默,向你畅谈人生和理想。

可是他看了看我,一句话也不说。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陈林江了。

于是,我们终究擦肩而过。

我回头,那背影一直往前走。

从此我们没有再见面。

多年后,我写小说《青春路过江南》,陈林江成了阿哲的原型。

于是,时隔数年,我们在另一个世界又开始了神交。

相关文章

  • 创业路上第一步

    日更第一年第62天 一、真诚以待,合理发挥自己的优势 通过几天的相处沟通几个合伙人在一起。欢迎大家,虽然好长时间不...

  • 2018-02-14

    我之所求,不攀富贵,不嫌贫寒。真诚待人,也愿被人真诚以待,

  • 一声问候,洗不去疲惫,却重复了很多遍。

    一把伞,撑不起蓝天,却有温馨的相伴;一扇窗,留不住春天,却将美好映入眼帘;一声问候,洗不去疲惫,却重复了很多遍。

  • 随笔分享

    想要别人真诚以待,必须先真诚的去对待别人。 最近重新理解了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学会赞美对方优点,不仅拉进彼此之间的...

  • 真诚以待

    当我爱你时 我定拼尽全力 但我无法承诺 爱一生一世 若有一天你不再爱我 你会坦然告诉我吗 若有一天我不再爱你 你会...

  • 真诚以待

    【远方文学许老师日记】558篇 真诚以待 今天和下属真诚的沟通,感觉很好。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尊重,需要真诚的沟通,...

  • 真诚以待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can't be used, and that is kindne...

  • 闻珏晞:炒黄金亏亏亏!是你在追赶行情还是行情在玩弄你?

    世上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才华撑不起野心,能力撑不起欲望。做投资最悲催的,就是当你磨刀霍霍向行情的时候,行情却冰冻三...

  • 爱在日落黄昏时

    一次浪漫邂逅,相约半年后重逢,偏偏遗憾错过 一别九年,再见时早已物是人非,离别在即,相处的时光短暂却美丽,那无法移...

  • 11.30-12.1

    晚上想到与人相处。 最首要的是推己及人,自己真正觉得好的去执行,也向外界传达,真诚以待,不作妖。看到不妥的,尽量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年相处,真诚以待却撑不起一声“再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ul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