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摘录部分)
从我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就拒绝同两种人交往。第一种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于现状的人。他们深信自己条件不足,认为创造成就只是幸运儿的专利,他们没有这个福气。这种人愿守着一个很有保障却很平凡的职位,年复一年浑浑噩噩。他们也知道自己需要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才能继续发展与成长,但就因为有无数的阻力,使他们深信自己不适合做大事。明智的人绝不会为命运坐下来哀号。但这种人只会哀叹命运不济,却从不欣赏自己,把自己看成是更有份量、更有价值的人。他们失去了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感觉,和自我鼓励的功能,反让消极占据了自己的内心。第二种人是不能将挑战进行到底的人。他们曾经非常向往成就大事,也曾替自己的工作大做准备,制定计划。但是过去几十年或十几年后,随着工作阻力的慢慢增加,为更上层楼需要艰苦努力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这样下去实在不值得,因而放弃努力,变得自暴自弃。他们会自我解嘲:“我们比一般人赚得多,生活也比一般人要好,干嘛不知足,还要冒险呢?”其实这种人已经有了恐惧感,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大家不认同,害怕发生意外,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他们并不满足,却已经投降。这种人有些很有才干,却因不敢重新冒险,才愿意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这两种人身上有着共同的思想毒素,极易感染他人的思想毒素,那就是消极。我一直以为,一个人的个性与野心,目前的身份与地位,同与什么人交往有关。经常跟消极的人来往,他自己也会变得消极;跟小人物交往过密,就会产生许多卑微的习惯。反过来说,经常受到大人物的熏陶,自会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准;经常接触那些雄心万丈的成功人士,也会使他养成迈向成功所需要的野心与行动。我喜欢同那些永远也不屈服的人做朋友。有个聪明人说得很好:
我要挑战令人厌恶的逆境,因为智者告诉我,那是通往成功最明智的方向。
只是这种人少之又少,他们绝不让悲观来左右一切,绝不屈从于各种阻力,更不相信自己只能浑浑噩噩虚度一生。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获得成就。这种人都很乐观,因为他们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心愿。这种人很容易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能真正地享受人生,也真正了解生命的可贵与价值。他们都盼望每一个新的日子,以及跟别人之间的新接触,因为他们把这些看成是丰富人生的历练,因此热烈地接受。
学会接受自己的人生,包括突如其来的变故和不可承受的伤痛。但更要时时记住,那些努力过后的欢喜和挣扎过后的坚韧。无论是主动承受的还是命运给予的,都要勇敢面对,去接受,去改变,去创造,去享受。
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