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政涛老师的书《活在课堂里》,越读越有味道。有共鸣的喜悦,被理解到的温暖,更有课堂课堂跌跌撞撞,忙忙碌碌,不知所措的反思。穿梭课堂在成长,设计是多少?
教学20来年,也天天写教案,苦思冥想备课,做教学设计,想给学生带去不一样的课堂体验,落实知识能力,饱满情感,引领价值观。但我从来不知道教学设计背后承载着这么多理念和育人的价值。读李老师的书,感觉把心点亮了。
一,教学设计要育人。
读课标,读教材,读学生。这是我们的老生常谈。读出学生已有的、未有的,以及困难障碍,这一点,是从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我也能理解。最近学习信息技术2.0,就在通过工具教我们怎么样了解学情。读出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是有难度的。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需要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未来需要什么。所以我们的教学是面向未来的。而李老师讲的,读出本堂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关联,最后要实现的是育人的价值。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我只想着带学生学会知识,提升能力、有思维成长。做到这些我都觉得欢喜自在,很多时候连这一点也做不到。尽管在潜移默化中也做了育人的很多事情。但那些做的都是无意识的。并没有把育人作为设计的底层逻辑。
二,教学设计要瘦身。
在教学取舍这一点上,我特别赞同李老师的说法。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我们呕心沥血设计好了一堂课,有时候需要删减一些环节,内心有很多的不舍。但李老师说,所谓的教学机制不是教什么的机制,而是不教什么的机制。一切设计为学生服务。而在这一点上,我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我自己设计好了,就欢天喜地的扑到课堂上去尝试。不合适了再调整。所以读李老师的文字,给我一个很大的提醒。我们做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公开课,有时候有七八个环节,因为环节太多,而所有的环节都得过一遍,就会出现每个环节落实的都不扎实。有种雨过地皮湿的感觉,浮光掠影,学生没学会什么东西。因而教学设计的瘦身显得特别重要。瘦身的背后可能是合并聚焦。找到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联系点,这要求老师解读课文的能力也很强。
三,教学设计要精细聚焦。
读到这一部分,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他说到的教学中两个问题,我是特别认同的。一是抽象,二是面面俱到。特别是语文课,我们经常会看到PPT打出这样的目标,要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好像放到四海皆准,但在哪一篇课文上都没说的那么透彻?因为每一篇文章的人物的角色情感都是不一样的,读出来的感情肯定是有不同的。就这一篇文章,我们需要学生学会的哪种朗读技巧?哪种朗读能力?如果说不清楚,学生朗读半天是没有能力提升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做到问题的精细化,准确化。
李老师对课堂聚焦这一点,讲解的特别生动。瞅准教学目标,孤军深入,单刀直入,精准打击。这也是我上课的风格,不太喜欢兜兜转转,直接进入重点,在重难点上花时间,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慢慢品味。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李老师讲了三个点的突破方法。寻找重难点的办法,我感觉特别实用。他用了一个排除法,了解学生什么是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剩下就是需要教师重点夯实的。障碍点的寻找,找出妨碍学生走向目标的绊脚石。提升点的考量,这节课,我要带着学生从哪里提升到哪去。
设计里的学问还有很多,跨学科设计,不能丢掉本学科的独特性。设计要注重环节与环节的衔接,还要注重梯度型。避免滑冰课,漫游课,转圈课。而真正设计出刨坑课、攀岩课,拔节课,就要关注关联点,推进点,提升点。课堂教学语言的设计,原来也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读着这些文字,好像在听一个智者,敞开心胸,为你讲述他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每一句话都是他在课堂的洞见,敏锐的觉察,深刻的思考,简洁的路径方法。娓娓道来,温暖智慧而有力量。今天的读书让我幡然醒悟,所有教学设计的根是育人。
耕耘课堂心未老,设计知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