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华坪女子中学校长张桂梅,因为拒绝了一位毕业后做了全职太太的女学生的捐款。她认为女人的价值应该是去工作,而不是做全职太太,靠男人的风险太大了,只有靠自已才是最真实的。
张校长的这套话立刻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人支持她的观点,认为全职太太确实是价值认同感极低的一个群体,她们把自已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别人的身上,像寄生虫一样依负着老公生活。有的人则反对她的观点,认为全职太太对家庭的贡献也是蛮大的,现在培养孩子跟以前完全不同了,全职太太即使没有上班,但每天忙碌的生活压根不比上班轻松。
2.
来说说自已吧,我也做了四年多的全职太太。我是一个四线小城市的人,老家的工作机会不多,除了销售就是超市里的营业员之类的工作。好点的工作,即便学历够了,年纪也大了,老家一样的存在着35岁这道槛。除了进厂,不然连找份买保险的工作都不容易。进厂就不能每天陪伴在儿子身边,现在的陪伴更多的是辅导作业。
这里又可以说到一个热点,就是一个家长哭着退群的事。每天为了生计已经很累了,可孩子的作业都成了家长的事,如果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点名批评。我也很纳闷,老师的待遇越来越好,反而学生越来越变成了家长的事?每次老师发点什么,后面总是有一堆的“彩虹屁”:“老师辛苦啦!”而且不是一两个家长发,差不多每个家长都要发一遍。有时候我都想,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不是应该的吗?可是已经变成这样了,除了适应还能怎么样。
现在是全民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都希望寻求稳定的工作。疫情期间,让大部分人明白了,在灾难面前,还是稳定最重要。北上广除了少数的人逆袭了,大部分人都成了被割的韭菜,奉献完青春就被打回老家。或许,我这种还不算太惨的,靠近省会的一个县级市,交通便利,工作机会也有,只是不多。毕竟这一代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代聪明也清醒多了,早回都要回来,还不如在老家慢慢地奋斗。
我做全职太太,也被崽崽同学的妈妈羡慕过,必竟老家也不可能都是公务员或者医生这些职业。她们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了,有的比我小了快10岁,但她们也只能做一些像衣服导购或者超市营业员之类的工作,赚点零花钱。有的老公能赚个四五千一个月,但是很快就花光了。就像崽崽这次游学两天一晚500元。老家两千左右的工资,去玩两天就差不多要花掉一周的工资,我是有点心疼。
现在说为学生减负,但实际上减掉的负担都落在了家长的头上。刚回来的时候,崽崽才读一年级,居然还不到三点就要接人。想想一个要上班的父母怎么会有这个时间点下班的工作?从去年开始又搞起了一个“课后辅导”,去年一个学期600元,今年又涨到了1000元。至于效果如何,也是没得检验标准的。现在有些老师懒得连作业都不想批改了。开学又两个月了,还没有考过一次。据说下周段考,看看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吧?
3.
评论任何人都离不开去看一下她的背景,张校长创立了第一所公立的女子高中,就是为了让大山里的女孩子们,摆脱年纪轻轻就要嫁人生子,一辈子困在大山里的命运。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才能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才能过上跟以前不一样的生活。她一生追求的是独立自主,全职太太这个职业她是看不上眼的,因为全职太太是需要依赖老公生活的。一旦老公变心了,全职太太就成了弃妇,在社会上都难以立足。
我很敬佩这位校长,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已的选择,不是每位老师都有她的这种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的精神。对于张校长来说,她是把教育当成了一种事业,一种信仰,把改变大山里女孩子的命运当成了一种责任和使命。而对于我们这种小城市的老师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份安稳的工作,她们也有她们自已的生活和家庭。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各地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了。穷人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还是读书,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富人则拥有更多的试错成本,他们可以凭成绩考好的大学,也可以直接去国外留学。教育已经拼的不在是学生自已,更多的是父母的眼界和财力了。
4.
马伊俐曾经被记者问过一个问题:“你是怎样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她笑着反问:“这种关于事业和家庭的问题,为什么问得都是女人?怎么从来没有人问过一个男人,他是怎么去平衡事业和家庭的?”
对于明星来说,都逃不开性别歧视,更不要说普通人了。明星她们早就实现了经济自由,可以请保姆带孩子,也可以请一对一的私教来辅导孩子。但对于普通女性来说,自已赚的钱可能还不够保姆的工资。是为了家庭牺牲,还是为了一份微薄的工资继续做着别人眼中的职业女性?选择权在女人手里,从来要求为家庭牺牲的也只是女人。
我从来不屏蔽朋友圈发的微商广告,那可能都是一些全职妈妈想赚零花钱的途径。虽然我也买得很少,但是至少证明人家还是在努力,希望不仅能够陪伴孩子还能做到经济独立。
生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这个世界提供给了我们越来越多的选择。不过不管选择哪一条路,总会错过另一条路上的风景。
2020年第123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