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24,《白日之下》
为了揭露残疾人看护院的虐待行径,记者阿琪假扮痴呆院友通伯的孙女潜伏进彩桥之家这所专收留残疾人的看护院。阿琪和同事的潜伏没有被辜负,他们掌握了足够“劲爆”的料,一举撕下了看护院的伪善脸孔,引发了社会上的巨大回响。
阿琪当记者的初心是寻找真相,揭露事实。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她依然保有初心,只是在面对新进的后生抱持的信念感,也是冷漠及嗤笑的态度。
后生问她,会不会在跟过一个事件之后,心有触动。
阿琪依然是冷淡回答,从来没有,自己从没有对任何一个事件流过一滴眼泪。当你报道完一个事件之后,那些混蛋依然在外面逍遥法外,你就不会有任何感觉了。已经麻木了。
如果你认为她真的麻木,真的毫无感情。那她在“潜伏”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却并不像自己口中说的那般冷漠。
通伯的同屋院友水哥早早就接到了孙女的婚礼邀请函,阿琪在当天发现他还未动身去吃喜酒。水哥解释,自己没有衣裳,不去了。
阿琪为他在看护院里翻找衣裳,开车带着水哥和通伯,送水哥去吃喜酒。
通伯说想去看海,阿琪带着他们去看海。
冬至到了,阿琪和同事带着便利店买的各类便当和鸡腿,偷偷潜入看护院,同大家过了一个热闹的冬至。夜里院友们温饱带着笑入眠。
嘴硬心热。
阿琪的上司劝诫她,不要在事件中投入太多感情。这才是真的她。
看护院中不仅挨打是常态,吃的是过期食品,环境是脏乱差,就连洗澡,都像是洗车一样,拿根水管从头淋到脚就好。
友爱的院长,更是强迫智障少女满足自己私欲。
阿琪的义举没有成功将累犯院长送入监狱,却成功让彩桥之家的众人无家可归了。
在阿琪和相关负责人的对话中,这样一个毫无监管能力的私人看护院,却都需要等待至少15年的时间才能排得上号,轮得上一个床位。
从未对一个事件流过泪的阿琪哭着向通伯道歉。这个老人之所以装傻住进残疾人看护院,也只是想有瓦遮头。
院中所有的人,也只是想有瓦遮头。彩桥之家这个没有选择的选择,是他们最后的退路。
通伯安抚阿琪,不要为自己做对了一件事情愧疚。
电影中出现了不同的人都说过的一句话,人老了就是包袱。
不论是对个人来说,还是对家庭,还是集体,人老了,就成为了包袱。
电影最后,彩桥之家的众人被叫号上车,可能会被等待着送到其他的看护院中。
朋友问,这就完了?
我说,因为这是现实改编而成。现实并不是影视剧,给不出完满结局。
现实就是未曾改善现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