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三重境界。在徐宗文的文章中,将三重境界定义为多读、熟读、识破。但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大多数人只停留在第一种境界,或许连第一重境界都达不到。
反思自己的读书经历,虽然知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不静。我们常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生活中我自己却常常被生活的琐事所牵绊,以至于很少静下心来读书。有些时候,虽然拿着书读,却读着读着思想抛锚,然后干脆不服。这对自己来说,是毫无益处的。
二、坚持力不够。我们常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可雕也。”成功的取得或许有多重因素,但一定有一个重要因素,即持之以恒。回顾去年自己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的日子,每晚无论再忙再累,由于参加了火柴计划的公益打卡活动,所以就逼着自己坚持阅读打卡。几个月坚持下来,发现自己真的收获不小。但从那以后,自己的读书经历就一直没有再做到坚持。也因此,我觉得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坚持不仅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促进自己更好成长的有效方法。所以,坚持读书,是自己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三、没有善读。对于善读,或许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方法。我个人的理解,善读就是要把读和思结合起来。犹如吃饭,如果不经过咀嚼消化,吃的东西再好都不能化为自己的营养。在读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并养成做批注、摘抄、反思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