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摘记13: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读史摘记13: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作者: Jane_扬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6:53 被阅读0次

武王即位,尊太公望为太师,周公旦(文王第四子,武王弟)做太傅,召公(文王庶子)、毕公等人辅佐武王,遵守执行文王的治国之道。

[太公望]:即姜姓,吕氏,名望,姬昌在位时,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辅佐姬昌。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人称姜尚。辅佐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后封齐侯,定都营丘,成为姜齐的创建者。

武王在位第九年,先到毕地祭祀文王,然后东进到达盟津举行阅兵。武王自称太子发,在军中用车载文王的牌位,表示以文王之名征伐,不敢独断专行。然后向各级军官下令渡河,武王行船到河中心,有白鱼(集解注:鱼者,兵象也。白者,殷家之正色)跳进武王船中,武王俯身拾起用来祭祀。过河之后,从天而降一团火,伴随轰隆隆的巨响,落在武王驻扎的屋顶上,凝固成红色的乌鸦形状(集解注:乌鸦有孝名,武王完成其父遗愿,故乌瑞臻。赤者,周之正色也)。当时,有八百多诸侯不约而同前来盟津会盟。诸侯都说:“纣可以伐了。”武王回答:“你们还未知天命,现在还不行。”所以班师返回,厉兵秣马,以待时机。

过了两年,商纣昏乱暴虐更甚于前,剖心比干,囚禁箕子。许多商臣逃离朝歌,或避世隐居,或投靠周国。这时武王宣告天下合力东征。亲率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兵四万五千人,再次渡过盟津,天下诸侯及各方戎狄部族纷纷响应起兵而至,武王左手拄着黄色的钺,右手握着以白色旄牛尾为饰的旗,作《太誓》宣告,殷王纣逆行倒施,自绝于天,众人应顺应天命,执行上天的惩罚。

帝纣发兵亲率七十万以抵御武王。武王派出姜尚和百夫长发出挑战,命令自己的部队冲在最前方攻击纣王军队。纣王军队虽然人多,但都无心作战,只盼武王赶快攻入。先头部队纷纷掉转武器回攻,反而成了武王内应。纣王军队溃不成军。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城中,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城中百姓纷纷出城郊迎候,于是武王进城,用黄色的钺砍下纣王头颅,悬挂在大白旗上。

第二日清除道路,整修社庙和商纣宫室。一百名士兵扛旗子走在前面。武王之弟叔振铎驾车,周公旦手持大钺,毕公手持小钺,站立在武王两边。散宜生、太颠、闳夭都持剑环卫武王。武王进城,立于社庙之南,左边站着亲随护卫,毛叔郑(武王弟)端着“明水”,卫康叔(名封,武王之弟)铺草席,召公奭捧着彩帛,师尚父捧着祭牲。尹佚(即太史官)朗读祭文说:“殷之末孙季纣,灭弃先王美德,侮蔑神明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皇闻于皇天上帝。”武王稽首再拜两次说:“承受天命革殷,今周得上天眷顾。”然后稽首再拜完成祭礼。

相关文章

  • 读史摘记13: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武王即位,尊太公望为太师,周公旦(文王第四子,武王弟)做太傅,召公(文王庶子)、毕公等人辅佐武王,遵守执行文王的治...

  • 每日常识积累——历代重要战争与著名改革

    一、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牧野之战:商朝末年,周武王VS商纣王,商纣王失败,商朝灭亡。相关成语:武王伐纣。 城濮之战:...

  • 牧野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

  • 著名战役

    1.牧野之战 时间:商朝末年,武王伐纣的著名战役,是最早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双方:周武王-商纣王 2.城濮之战 时间...

  • 武王克商,从镐京到朝歌远比你想象的精彩

    大家都听过武王伐纣的故事。在我们的常识中,武王伐纣似乎只经历了四个阶段:丰镐起兵,孟津会盟、牧野之战,最后纣王朝歌...

  • 5月21日 传承

    尚书中有一篇叫牧誓。它写的是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前的誓师词。我们现在中考,高考好像也有。甚至疫情期间,出去援助其他...

  •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证史

    一、周代简史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hào]京(又称宗周,今西安长安...

  • 陪我读完中国历史第十四节

    牧野之战 周朝建立

  • 武王伐纣有八百诸侯响应?史书一字错误,以讹传讹

    武王伐纣,历来被看作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正所谓“多道者多助”,共同打响了消灭殷商的牧野之战。 《史记·商本纪》载,“...

  • 心定则行定

    武王伐纣的最后一战“牧野之战”,出战的当天,天气恶劣,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大战当前,异常的现象发生,总会对士气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摘记13: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yw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