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摩羯君诗作《十四行·鲁米·素莱曼的远寺》的一些讨论,关于亚洲诗人作品中的神秘主义。
阿绿:亚洲人写的诗和欧洲人不一样,更主观一些,更多些神秘主义。我特意又去读了一遍黑塞的《朝圣者》,那首诗应该也是内心的求索,但依然和亚洲诗人不同。
当然我读过的诗也不多。
摩羯君: 下午在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和鲁米的朝圣言中度过。是的,哈里发的世界里真主安拉的品质之光环一直是独有的,自从十三世纪鲁米及另外二位阿拉伯诗人的出现,高贵灵魂之光也慢慢流溢至他们的思想当中。虽然神秘主义是我们所理解的古兰经教义中的部分内容,然则既为神秘,必有其魅惑人心之处。君不见,倚天屠龙记里日月神教的圆月弯刀高悬,冷光闪烁;而一旦张无忌“大功告成”时,又有哪个英雄好汉不对小昭“有美一人”怦然心动呢!好汉不问出处,神性下的臣服与自性的自律并不能掩饰那“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时令人“婆娑其下”呢!
摩羯君: 相较佛教而言,伊斯兰教固然神秘、高冷,释家却并不为可亲,纠缠于小大之乘。尤其发展到现在,或只余下“烧香看和尚,一事两勾当。”了全无唐宋时诗僧皎然,赵州和尚的鸟落碧岩中的禅机天意和斐然成章,今人思之,岂不痛哉!
西学倒是科学了,但无论量子论或相对论都是“横面的”(胡兰成语),“未若柳絮因风起”,华夏文明中的《易经》才是宇宙万物一切都好。(这个话题下次再聊哈!)有点串晕๑_๑
阿绿: 其实,也许是我认识太片面,我对宗教信仰虔诚的人有点惧怕。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十字军东征,再到现在的圣战组织,幸好,中国历史上没有过政教合一出现。
读过一本陈师曾先生写的《中国绘画史》,里面一个细节令我记忆极为深刻。言:张僧繇在佛寺作壁画,除了众多佛陀,他还画了孔门十二圣。皇帝责怪他,僧繇说日后便知。果然,日后灭佛运动,这座庙因孔圣画像幸免于难。他是不是太聪明了,像穿越者。
绿杨荫: 读许倬云先生的文章,他说到中国的兼容并包。 道教、佛教、回教、景教、摩尼教……应有尽有,和睦相处,并且彼此相融。佛教禅宗的顿悟似乎源于道教。嗯,还有王守仁的龙场悟道不也是这样吗?
中国人谁当官得到拥戴,老百姓就尊其为神。做了好事也可以做神。甚至做丧事时,把和尚道士一并请来。
多神信仰比单一神信仰就是活泼轻松一些,还比如古希腊,古罗马的那些神。
绿杨荫: 胡兰成那个词是表达什么?
我看过一部网络小说《宜昌鬼事》,里面故事设定很有趣。好像说这个世界在明朝时就毁灭了,存在的都是人的思维惯性。
而且这个世界也越来越物质化,客观化,当一切都用科学解释时,神秘主义已无其存在空间,所以逐渐消亡了。
摩羯星一号: 神秘主义的灵魂
中古世界持续了二百年的十字军东征,让东方拜占庭乃至穆斯林世界的半个地球不堪回首。它触及文化军事各领域,天地为此颠倒混沌于一时。
加之彼时人们对科学主义的昧蒙,又政教合一的体裁,继而便慨叹世事无常,心向往生,从而使得神秘主义勃发生机。那个世界直让人顿生在地为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的吁嗟之绮情!
而此时华夏文明却处于黄金时代,高阁巅峰,君临天下:朱程理学,梦溪笔谈,东坡赤壁,清明河上之氤氲之息,真精彩绝伦。见说道,好像公孙大娘舞剑“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
归根结底,神秘主义或是因对宇宙万物运行的敬畏和无知,触发素莱曼的先知之心通过内自省来察观心灵变化,且聊以自慰而已吧!噫!世事纷扰与我何干。
摩羯星一号: 窃以为,神秘主义与科学主义就像形影神、日月运行一般会永远相随。格物致知让人知道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人生自然中,对自己的内心却并不了解。万物静默如梦,科学技术的探索越是渐远,却总是越近深处。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而在我自家,我的影子就是个神秘主义接班人耶!
摩羯星一号: 关于东西历史思维之书,推荐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人事代谢在宇宙空间纵横捭阖,举重若轻。读来令人有“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之汪洋集于一潭的欣喜喜欢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