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年候平均大雨带从3月下旬至5月上旬停滞在江南地区(北纬25-29度),雨量较小,称为江南春雨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25天左右)停滞在华南,雨量迅速增大,形成华南雨季的第一阶段,称为华南前汛期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约20天)停滞于长江中下游,称为江淮梅雨。从7月中旬至8月下旬(约40天)停滞于华北和东北地区,造成华北和东北的雨季。这时华南又出现另一大雨带,是由热带天气系统所造成的,形成华南雨季的第二阶段,称为华南后汛期。从8月下旬起大雨带迅速南撤,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停滞在淮河流域,雨量较小,称为淮河秋雨期。
华南前汛期
4-6月为华南前汛期,降水主要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风带中。4月初降水量开始缓慢增大,5月中旬雨量迅速增大进入华南前汛期盛期。5月中旬前大雨带位于华南北部,主要是北方冷空气侵入形成的锋面降水,5月中旬后受东亚季风影响,大雨带移至华南沿海,降水量增大,雨量主要降落于冷锋前部的暖区之中。
500hpa环流特点
两脊一槽型
两槽一脊型
多波型
共同特点:
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北跳稳定在北纬30度以北,副热带高压脊稳定在北纬18度附近或其以南地区,华南上空为平直西风带,低层常存在两条低空急流。
锋前暖区暴雨触发机制
1.边界层内侵入的浅薄冷空气。
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受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的阻挡,850hpa上的冷锋锋区停滞于北纬25度附近。但在边界层内有浅薄的冷空气沿河谷向南侵入暖区,促使暖区内暖湿空气抬升,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暴雨区一直与此浅薄冷空气前锋相对应。
江淮梅雨
气候特征
长江中下游多阴雨天气,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很大,日照时间短,降水一般为连续性,但常间有阵雨或雷雨,有时可达暴雨程度
典型梅雨:一般出现于6月中旬到7月上旬,出梅后,天气即进入盛夏。典型梅雨长20-24天。
早梅雨:出现于5月,平均开始日期为5月15日,维持14天。主要天气特征与典型梅雨一致。不同的是梅雨期较早,出梅后主要雨带不是北跃而是南退,以后雨带如再次北跃,就会出现典型梅雨。
典型梅雨环流特征
高层:梅雨期开始时,高层(100或200hpa)的南亚高压从高原向东移动,位于长江流域上空(高压脊位于北纬30度以南),当高压消失或东移出海时,梅雨即告结束。
中层:500hpa环流稳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其脊线从日本南部至我国华南,略成东北--西南走向,在东经120度处的脊线位置稳定在北纬22度左右。印度东部或者孟加拉湾一带有一稳定低压槽存在。这样就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盛行西南风,与北方来的偏西气流之间构成一范围宽广的气流汇合区,有利于锋生并带来充沛的水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