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能量燕儿,每天分享正能量
去年双11,闺蜜向我炫耀新入手的包,我说:"如果我没记错,你今年至少买了三个包了吧?""是5个。"她发来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我说:"你是土豪。"她苦着脸叹息:"我把信用卡的额度刷光了,下个月要吃土了……"
我们身边的购物狂们都有着很多相似的点:荷包空空,积蓄为0;纵使欠下一屁股卡债,也控制不住购买的欲望;生活工作,爱情屡屡陷入危机之中……
为什么会控制不住的买买买?一开始我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因为如今年轻人在购物欲上面不够自律才屡屡败于冲动,后来再看完BBC出品的系列纪录片<无节制的消费的元凶>后才发现这份冲动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很多复杂的因素。
有一集纪录片,以雪佛兰的一款跑车为例,揭露了商家的歪招即"以制造不满情绪来改变人们的消费心理"。商家每年都会以汽车的颜色和外观做个大变样,为的是让消费者根据车型和颜色来搭配服饰鞋子及包包,以凸显时尚感,很多人受到了诱惑,在旧车各方面性能良好的情况下,一窝蜂也去购买新车。
还有一集明确指出,无论是热播电视剧还是媒体,一旦广告植入变多变明显便会影响大众的消费倾向,前段时间<都很好>热播时,很多公众号热衷的话题不是该剧反映了哪些现实意义,反而是剧中人物的穿着打扮。
还记得某天看电影的时候,被一句台词击中了心坎:"人的一生其实是和自己的欲望相处的过程,必须承认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内心的欲望。"购物欲是普通人最难以逃脱的樊笼,只因对普通人而言,享乐很容易,控制欲望却成了最艰难的事情。
因着享乐的本质,因着从众心理,原先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功能性消费,再也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有的人被信用卡分期债物及快时尚等过时即扔的消费观念压得喘不过气来,而生活并没有因为买买买,变得更快乐更容易,尽管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却做不到及时止损。
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曾经我也是一个轻度购物狂,每次被优惠活动诱惑后,看到那栏长长的待发货,便懊悔不已,这几年为了治愈购物欲,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如今总算小有心得,在此分享给大家:
1:永远只买对的。以前每次逛超市,见商家正在举办促销活动,不由得两眼放光。这套日本餐具太美了,居然八折出售,赶紧放入购物车;这个吹风机连网上都卖500元,这儿居然只要380元,不能错过;这些T恤太便宜了吧,一次拿5件更划得来……
买回家才发现,家里崭新的餐具,还有三四套;多余的吹风机都扔在角落,每到夏天我永远想不出来之前买的T恤,意识到这点后之后的每次购物前,我都会先列好需要的东西做好预算,坚决不买不需要的东西。遇到商家打折,我也会目不斜视的走过去,针对那些价钱不菲的大件商品,我一般不会立即下单,反而会多考虑几天,或者和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2.学会记账,同时建立心理账户。据我观察,很多年轻人其实对自己具体的收支情况并不太了解,他们尤其搞不明白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里,要想养成精打细算的习惯,就先要准备一个记账本,弄清自己的月收入与支出,年收入与支出,以及每一笔的开销。
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心理账户,比如说月收入的10%用来购物,20%用来学习充电,30%用来强制储蓄,每当购物瘾发作时,记得及时翻出记账本,看看用来购物的账户余额还有多少,如果余额不多,想想如何降低消费,是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还是干脆放弃购物?
总而言之,借买消愁不单单会让我们的钱包受到重创,还可能会让生活滑入深渊,通过购物来获得快感,并不能因此缓解生活的压抑,满足虚荣心,但凡自律的人都拥有理性而克制的消费观念,这让人敬佩不已。
谢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