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ing,过滤。在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不,应该说在任何的一个时代我们都应该知道:注意力,尤其是专注力,是一个人极为珍贵的财富,但它又往往转瞬即逝,无法像财富一样存储。对自己的人生有掌控力的人,一定是可以很好地觉察并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的人。
早在1971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这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家就总结出这样的观点:“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大量的信息内容意味着某种东西的缺乏:无论它是什么,肯定是因信息消耗引起的缺乏。而大量的信息消耗的是什么,这是显而易见的:它消耗的是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丰富促成了注意力的缺乏。”西蒙的这一见解通常被简化为:“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
尽管它是那么珍贵,我们的注意力却又相当廉价。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每天不得不把它花掉。我们无法节省它,也无法将其贮存起来。我们不得不一秒一秒地把它交出,一刻不得停歇。
关于注意力的话题,还有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籍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Tim Wu的《The Attention Merchants: The Epic Scramble to Get Inside Our Heads》,事实上,注意力被争抢甚至成为商业至少开始于几百年前,比如书中的1833年创办《纽约太阳报》的Benjamin Day,在当时还没有“广告”概念的时代,通过把报纸公告栏里的小信息变成高大上的广告而创造了一个商业模式,通过1美分的定价收割读者注意力吸引广告商,一手造就了现代传媒广告业,可算是现在互联网内容从业者的祖师爷。
作者提到,人的注意力有两个特点,第一,你任何时候都在花费注意力,不用在这里就用在那里,随时产生随时花掉,既不能关闭也不能攒起来——所以商家要争夺你的注意力,是有充分机会的。但是第二,人的大脑还非常善于忽略信息,实际接收到的信息中绝大部分都被忽略掉了,越常见的越容易忽略。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仅仅拿着信息轰炸读者,是争夺不来注意力的。而且人脑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再新奇有趣的内容,也会很快变成熟悉的事物,然后就会被忽略。
关于广告、商业和现代社会的关系,甚至有一个反过来的假设:也许商业是广告的副产品,而现代社会是商业的副产品。
几百年来,从报纸、广播到电视,注意力的收割手段层出不穷,在说近代的大型注意力收割机——互联网之前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1920年代创办《时代周刊》的亨利·卢斯——媒体界的革命性人物,如果说Benjamin Day是第一个意识到注意力资源,造就现代传媒广告业的人,那么亨利·卢斯则是第一个意识到读者关心的不是事而是人,并找到一个巧妙的方式成功抓取注意力的人。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实际上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内容,更是一种社交和互动,无论是对明星、大V还是亲朋好友,人们与收割其注意力的事物之间正在建立某种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所谓“消费升级”告诉我们现在人们愿意为之付费的是具备人格化特征的东西。
过滤器
这是一个快速创造的时代,每年都有如雪崩般的大量新鲜事物被创造出来,“以上这些变化的结果就是我们来到了一个无限大的大厅里,在每一个方向,都堆砌着无数种可能的选择”,以至于人们时刻面临着多种选项,眼花缭乱、精疲力尽。
我们需要某些人或者东西来做出选择,或者在我们耳边悄悄地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我们需要一种对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而唯一的选择就是寻求帮助来指导我们如何选择。
我们通过管理者过滤、我们通过品牌过滤、我们通过政府过滤、我们通过我们的文化环境过滤、我们通过我们的朋友过滤、我们通过自身来过滤……这是几百年来我们一直在用的过滤方法。
将那些广受好评却对你个人没有任何意义的发明统统抛之脑后,而只去关注那些能真正令你兴奋的事情。
换句话说,你只会遇到那些在此时此刻与你完全匹配的事物。经过你的过滤器筛选后,唯一在前方等着你的就是那成堆的令你疯狂的事物。
问题在于,我们一开始有太多备选项,即使只挑选一百万分之一,仍然会面临很多选择,此时此刻完全匹配的事物以及真正的精品成千上万,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遍尝,不过,我们依然在试图将这些大量丰富的信息缩减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过滤器泡沫
然而,只接触那些你已经喜欢的东西是有风险的,即你可能会卷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漩涡,从而对任何与你的标准存在细微差异的事情都视而不见,即使你原本会喜欢它。这种现象被称为“过滤器泡沫”(filter bubble),技术术语是“过适”(overfitting)。你卡在了一个小高点的位置,而你却自认为自己是在顶点上!
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方式,比如雅虎的一些研究者设计了可以自动绘制个人在选择领域中所处位置的可视化图谱,推特和脸谱网的过滤器会推送“朋友喜欢而我现在还不了解”的事物,甚至会建议某些“我现在不喜欢但想尝试着喜欢”的东西。
专门用于探测一个人不喜欢什么的过滤器必须设计得十分巧妙,但依然还是可以借助大型协同数据库的力量——他们会本着“不喜欢这些东西的人,会尝试喜欢这个”的原则设立。
未来的发展空间
谷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过滤器,它会对你看到的搜索结果进行各种复杂的判断。除了对网页进行过滤,他们一天内还要对350亿封电子邮件进行处理,有效地将垃圾邮件过滤掉,并为邮件分配标签和优先级。
无所不在的信息追踪、信息交互和信息过滤意味着我们可以以优惠的价格将我们自身多个方面的信息整合成用户档案,这一档案可以引导开展任何我们想要的定制服务。
就如何过滤和该过滤什么而言,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要比单纯地“我们过滤和我们被过滤”要广阔得多。这些强大的计算技术可以并且也将运用到万物联网的各个领域。即使是最不重要的产品或服务,只要我们想(但有时我们并不想),都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在未来的30年,整个云端都会被过滤,以便提升个性化的程度。
注意力的寒武纪
数万亿小时的对于商品的低级注意力推动了我们经济的绝大部分,以及互联网经济的一多半。单纯的一小时并没有多少价值,但汇聚成整体后的力量则能够以排山倒海之势创造奇迹。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一点是,当你访问一个网站时,你是随身携带着一些无形的符号一起到来的,这些符号会表明你刚刚从哪里出来。
不同类型的注意力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而这一生态系统在2000年之前是难以想象出来的。用于追踪、分类并过滤每个维度信息的智能化程度和计算能力已经超出了应用范围。但随着追踪、知化、过滤构成的系统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可行的方式可以用来分配注意力——包括支出和接收。
这样一个时期类似于寒武纪的生物进化时期,当时出现了大量多细胞形式的生命。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就地质角度而言),生命出现了一些从未有过、从未尝试的可能形式。那个时期突然出现了大量新的——有时是略显奇怪的——生命组织形式,以至于我们将那一时期的生物创新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
可能会出现一些杂志、出版物、在线网站,它们没有什么内容,有的只是精心编排的广告——那些会带来收益的广告。现在就已经有这样一些网站,它们专门呈现电影预告片或精彩的商业广告,但它们还未因呈现这些材料而从制作人那里获取报酬。
这样的安排完全颠覆了业已建立的广告产业利益链条。就像优步和其他去中心化系统一样,这样的改变使得曾经由少量专业人士执行的高度精细化的工作可以对外开放,并且可以在由业余爱好者构成的点对点网络中开展执行。在2016年,广告行业的专业人士中没有人相信这一转变可以发挥作用,甚至但凡有点理性的人都会认为这很疯狂,但对于未来30年的变化,我们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可以由巧妙连接起来的爱好者同盟来完成。
期望大公司将他们的广告“撒手不管”,有多大的可能性?没多少可能。大公司是不会率先尝试这种模式的。这需要一些性急的新公司花几年的时间才能搞清楚明确发展方向,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多少广告预算,也不怕失去什么,才会敢于尝试。
比如电子邮件
她说:“电子邮件这样的系统,使得他人可以向我的待办事项中随意添加事件。”现在也是这样,基本无需花什么费用就可以向其他人的事件列表中添加一封邮件。
更为重要的是,适当地征收阅读费用也可以作为对接收者的一个提醒,即发件人认为这个邮件是“重要的”。
如果一个少女有着众多忠实的朋友追随她的潮流引导,那么她的影响力等级要比一个科技公司的CEO高得多。
我们还没有探索过所有交换、管理注意力和影响力的可能方式。一个充满未知的大陆正在开启。一些最有意思的可能模式仍然还未出现。
注意力的未来形式将脱胎于对有影响力的数据流的舞蹈式编排,而这种编排是可以追踪、过滤、共享和混合的。为了编排这一注意力的“舞蹈”,所需处理的信息规模也达到了更高级的复杂性。
我们似乎要永久地处在分离状态,并且在一个个事物间不停辗转,但这并不是一个灾难的信号,而是对当前环境一种必然的适应。谷歌并不会将我们变傻,相反我们需要网上冲浪,需要敏捷反应,需要对下一个新事物保持警惕。
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
现在产品大量过剩,以至于对大量冗余产品进行过滤的需求在持续增加,而导致产品过剩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各种廉价物料交互影响。总体来看,随着时间的过去,科技技术基本上向免费方向发展,这就会促使产品大量过剩。
这也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在一个充斥廉价品的时代,又有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有些矛盾的是,我们对于商品的注意力并不怎么值钱。我们的猿猴大脑很容易被廉价产品劫持。在资源丰富的社会里仍然稀缺的是那种并非由商品派生或专注于商品的注意力。当所有商品的费用都在向零靠近时,唯一一件还在增加费用支出的事情就是人类的体验——这是无法被复制的。
我们会将珍贵的、稀缺的注意力投入到体验上。这是我们将会把钱花出去的地方(因为体验不是免费的),也是我们将要挣钱的地方。我们将会利用技术来生产商品,为的是避免我们自己成为一件商品。
经济依靠区别对待来运行。我们可以利用大量的过滤器,在明确我们是谁的同时,为我们自己进行个性化的定制。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对自己并不是很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依赖过滤器来告诉我们自己想要什么。它们并不像是奴隶主,反而更像一面镜子。我们会听取由我们自身行为产生的建议和推荐,这是为了听一听、看一看我们自己是谁。
“CallingX”
我们关注的三大领域:
「认知/神经/心理」「哲学/宗教/科学」「编程/信仰/行动」
让我们一起:
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科学生活
READ MOR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