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我就是一个热心又忠实的奥运观众。每次奥运会,我都会坐在电视机前,全情投入,手舞足蹈,为金牌欢呼,为落败叹息。看着金牌数量节节攀升,我兴奋、狂喜,津津乐道。面对运动员的失败,我会在短暂的失望之后迅速忘掉他们,而只一遍遍地重温那些胜利,并为那些胜利打上持久的光环。
至于运动员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我的感受从来都停留在那几句如同龙套一样的新闻报到词里,一如“感谢广大运动员、教练员付出的巨大努力”,却从未想过那“巨大努力”的内涵是什么,那些话在耳中停留的时间非常短,短到很容易被我忽略不计。
今年奥运会开始,我发现自己竟然不能好好坐在电视机前了。看着一场场比赛,运动员奋力角逐,心情极为复杂,最后竟只能起身离开。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作为一名小业余运动员的母亲,我经历并且深刻感受和体会了那些奖牌背后的故事,所有运动员背后的故事!这光鲜背后的点点滴滴,让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做一个轻松的看客。
我的小女儿在婴儿期得过肺炎,从那时候起身体就非常不好,经常生病,瘦弱不堪。四年前的奥运会之后,我们开始让她学习花样滑冰,为的是能提高她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让她能逐渐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起初,八岁却如人家六岁般大小的孩子,上四十五分钟的滑冰课就能疲累到不思茶饭倒头便睡,假期集训的时候更是浑身酸痛起不来床,还因为完不成训练任务趴在地上哭得双眼肿成大桃子。好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参加了不少比赛,收获了不少奖牌,同时也渐渐被这个项目的魅力吸引,并乐在其中了。三年多的时间里,孩子牺牲了无数休息玩乐的时间,吃了不少苦头,甚至还有两次比较严重的受伤,但也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看着跑几圈步都要死要活的同学,连她自己都有所感悟。
冰舞其实有所感悟的何止是孩子,家长才是面临最大挑战的那一个。因为孩子小,首先你要全程奉陪。这意味着无论什么季节你都要在冰场里坐镇,并且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即便你穿成熊,浑身贴满暖宝宝,也避免不了手僵脚麻和频繁感冒的下场。假期集训的时候,你更是要全天候陪同,七八个小时,没有温馨的咖啡馆,没有温度适宜的休息厅,没有……没有……啥都没有,只有一大块白花花的冰和吃得想吐的外卖。你不仅是妈妈,还是司机,还是保姆,还要时时充当孩子与教练之间的沟通者,充当孩子的心理咨询师,还要……你也需要练就钢铁般的意志和一颗“冷酷”的心!
这只是一个小业余运动员及其家长的日常,话说专业运动员哪个又不是从童子功开始的!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和温暖的家,一切都要靠自己,所吃的苦头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这是我从微信上下载的照片:
这些照片每看一次,我都心酸得无以复加。那些“努力”、“汗水和泪水”、“伤痛”、“坚持”、“毅力”等等不再是空洞的词汇,全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在电视机前看着他们的成功,看着他们的失败,看着他们流汗流泪,再也无法保持淡定。
有记者问傅园慧的父亲为什么不去看女儿比赛,那位父亲坦诚地说:“国际比赛太激烈,怕受不了。”是啰,想必这便是运动员父母的心声。在他们眼里和心中,只要孩子尽力就好。
在代表着国家的赛场上,他们每一个人都如同军人一般拼尽了洪荒之力,作为看客的我们,能否试着把自己当作他们的家人,把对奖牌的关注放少一点,把对运动员这个“人”的关注放多一点,从心底尊重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不再对比赛的成败指指点点,而只期盼着他们在那远离故土的国度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保护好自己,然后平安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