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是尊重、信任、宽容、接纳、及时回应、无条件付出,还有责任、边界、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终究发现,爱只是一种感觉,一种让人舒服的感受。你爱他吗?那你就问问自己,和他在一起让你舒服吗?和他在一起,你能做你自己吗?
我们对爱人、孩子、朋友的爱,对方感受到了吗?比如孩子吵着要吃糖,可是你却说,糖会蛀牙不能吃。也许孩子就会大哭说,“我讨厌你这个坏妈妈。”那么,你错了吗?你的理性分析一点都没错,但是,你没有关注孩子的感受。难道吃过糖再刷牙不行吗?有时,妥协就是一种爱,因为这种妥协让对方舒服了。
作为女人,你为什么要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不是越来越可爱?为什么你越来越得不到呵护,是因为你强大了不需要呵护了吗?也许,智慧的女人应该激起的是男人的保护欲,而不是他的斗志。智慧的女人也不是跟男人去讲道理,因为男人本来就是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动物,跟他讲道理只会增加他的防预,而是去接纳他,让他自省。
好的伴侣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问问你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你首先会找谁?你的亲密远近无非是这么几种:寒暄、无所分享;分享你所知;分享你所思;分享你所感;分享我所是。
我们真的能在人面前做真实的自己吗?在他面前分享“我所是”,而无论你表现如何,他都仍然认为你有优点,看到你的好,给你前进的力量?比如,男人对女人说,“想当初你嫁给我的时候,我一无所有……”一种女的人回答是,“所以你要待我好。”而另一种女人回答的是说,“因为你值!”哪一种更让男人有力量呢?这两种不同的回答区别在于,前者的关注在自己身上,后者的关注点在对方身上。所以,你想让他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取决于你怎么跟他说。你想影响一个人,那么你首先要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人,而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无论他怎么折腾,你都能看到他的好。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两个角色,一个是天赋的角色,一个是后天的角色。比如一个女孩子,长大后结婚、生娃,那么母亲这个角色就是她的天赋角色,因为她从她的母亲那里潜移默化就学到了,但是,妻子这个角色却不是天然的,是一个后天的角色。如果在家庭中她一直扮演的是母亲角色,照顾全家的人的起居,那么她的内心始终会有愤怒,因为单一的角色无法让婚姻灵动,毕竟哪个女人不想偶尔有时能撒撒娇,能得到呵护,抑或平等与男人商讨事议呢!如果可能,让我们多觉察一下自己在婚姻中哪个角色多一些。
说这些,无非想说明,关注情感比关注事情本身更重要。关注对方的情感,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温暖的人;关注自己,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内心有力量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生对方的气,不是因为对方说得不好,而是我们自己内心有一个剧本,而对方没有按我们的剧本说话。所以,生气跟对方没有关系,只跟自己内心的剧本有关。那么,有的时候,为什么不把自己内心的剧本告诉对方,让对方按我们的剧本说话呢?
然而,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好不好?
我们发现,逆反的孩子往往是因为被管控太多,一旦调整了亲子关系,孩子的行为就会有很大改观。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话少了,他就往外走了,走着走着就成为了社会人,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也有的青春期的孩子,因为亲子关系特别好,他就没必要往外走。如果父母一直可以充当他的闺蜜或哥们那也无妨,总有一天他准备好了就会结婚成家。但如果父母一方面要充分他的闺蜜或哥们,一方面又要求他有亲密的朋友,那么孩子就会分裂。母亲对孩子的呼应太多,孩子会不适应别人对他的不好。做60分母亲的意义其实就在于我们要有勇气说,我们可以做不完美的父母!当我们带着好奇去问孩子,而不是去安慰他的时候,就是把孩子的生命力还给了孩子,孩子才会生长出自己的勇气与力量来。放手的关键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你是否相信你的孩子能行?
想讨论一个话题:爱一个孩子=孩子有价值感吗?
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人,却屡屡遭致“渣男”,每次的结局都是被那些远远不如自己的男人抛弃。为什么?也许我们可以去探索她的成长经历。比如她不缺少爱,家长都很爱,从小也受到足够的照顾。但是,她缺少与母亲或某一个亲人固定的连结。她潜意识中讨好人的性格让她容易与人建立关系,但她另一个“无论我怎么待人好,他总会离开我”的潜意识让她在热情的外表下,内心充满恐惧,不愿轻易打开心扉,担心一旦别人进入她的内心后又会转身离开,那么,避免这种伤害的最好方法就是紧闭自己的心门。她一次次地把想靠近她的男人推开,也是一次次地印证“无论我怎么待人好,他总会离开我”的信念的过程。于是,她真的成了“渣男”易招体。这就是根源——一个优秀的外表下价值感的缺失。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到孩子足够的价值感,让孩子知道,他不需要别人肯定他的价值,他需要的是自我肯定。
也许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是如此。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有机会看到自己的过往,并且加以修复。比如当别人都说你“不够好看”的时候,你的伴侣安慰你说,“即便全世界都认为你不好看,我还是觉得你好看。”你会开心吗?是的,你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证明自己好看;而你之所以想证明自己好看无非是因为你发自内心认为自己不够好看。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中呈现自己好看的状态,让伴侣和孩子看到你的美。我们不是告诉孩子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精彩的地活着,活成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形成“我要活成那样”的信念。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不管跟谁结婚,都会活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而有的人,不管跟谁结婚,都能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人格。比如你很温柔,但也许也有想狂野的时候。你张扬的个性被压抑了,也许你以后就会找一个张扬的伴侣。这时,你欣赏的其实不是他的优点,而是你内心的自己。我们内心有自己的偏好,有自己的评价,就会不由自主地引导孩子朝我们喜欢的方向引导。而孩子的某个特质被父母评价了之后,他就会朝这个方向或相反方向发展,从而压抑了他另一面的特质。那么,当孩子这样被教养的时候,他还能“如他所是”吗?回到原始的问题就是,我们允许孩子“如他所是”吗?
男人与女人的区别,有先天差异,也有成长经历不同等等多种原因。男人与女人的情感需求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力量、速度不同……女人需要呵护,男人需要肯定。如果男人的育儿理念与你不一致,也是件好事。孩子需要体验多元的环境,体验不同的被对待的方式。不要假设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当看到别人跟我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不要作过多的评价,他只是跟你不一样而已,并不意味着他就是错的。共情他人并不是要替别人去表达情绪,而只是描述事实真相。
来自不同家庭的男人与女人,会因生活习惯不同的产生矛盾,但这些都是看得见的表面的东西,看不见的是背后的东西。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把眼前人看作是过去的人,比如把老公当老爸。所以,家人说什么你都不听,说什么都会造成你的阻扰,但一个不相干的人说什么你却信了,这就是外部效应。
你是什么人,做什么事,不取决于你,而取决于谁在观察你。往往是观察你的人对你的期待,会把你变成另一个样子。这就是观察者效应。父母无法成为孩子的朋友,因为朋友的作用是陪伴,但父母的作用是引导。作为观察者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心中种下心锚。作为观察者的伴侣,也可以在对方心中住下心锚。比如,男人说,“从小我妈就说过我是一个没有女人也能生活得很好的人。”女人如何回应呢?女人说,“是啊,你都自己能活得很好,还要跟我结婚,说明我对你是多么重要。”——这个“重要”,就是女人在男人心中下的心锚。无论女人怎么回应,其实都反映出女人内心对自己的看法。再比如,女人出差的时候,有的男人说,“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也有男人说,“你出差了,我怎么办?”如何解读这两句话是关键。不同的女人会解读成不同的版本。所以说,发生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这件事。
最后,推荐一本书《如何正确地吵架》——说事实、说感受、说诉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