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本书,本科的时候,我在图书馆借过。当时是一个假期,暑假还是寒假忘记了。满以为自己回去能够接受文学的熏陶,结果连翻开都没有。
像这种借书不看的事,我是经常干的。
夏目漱石作品,林少华译作。
写作背景是上个世界二三十年代,人们说夏目漱石就是中国的鲁迅。
这部作品,如果按照小说来读,读起来比较乏味。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刚刚进入社会,却不断接受来自身边同事斗争的故事。
情节上面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有着日本传统小说一致的平淡。
但小说的主要人物“哥儿”让我有着一些共鸣,也有一些敬佩。
我一直是一个没有主见,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核心往往不是如何把事情完美的化解。而是我怎么把这个问题处理的,每个人都满意。
这个想法很累,越是在乎别人的想法,就越忽视自己真实的想法。最终导致自己都没有想法,会去向别人寻找依托,等待别人给出解决方案。变得没有主见,没有攻击性,竞争性。
“哥儿”确实一个抱怨十足的小青年。既然年轻,就不怕什么,不怕别人的嘲讽、议论和恶作剧。他们做了什么伤害我的事,我就让他们偿还。
在我眼里,他们全都是“混蛋、骗子、冒牌货、伪君子、鼹鼠、侦探、要是会叫,简直就是条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