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到了RPA的风口,是只猪都能起飞……
RPA早在2000年就在国外兴起,在国外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那么为何在19年后的今天,RPA又能在中国掀起一番浪潮?
先来说说RPA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015年RPA被引入中国,2017年国外的RPA厂商应用在多个国内的银行业场景内,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萌芽状态,那2019年也就是今年呈现大爆发的状态并且成为投资的新风口。
先来看一下今年6月份拿到投资的三家厂商:
时间 | 项目 | 行业 | 轮次 | 金额 | 投资方 | 估值 |
---|---|---|---|---|---|---|
2019/6/14 | 弘玑 Cyclone | 企业服务 | A轮 | 1000万美元 | DCM中国、源码资本 、启元资本(财务顾问) | 3.25亿人民币 |
2019/6/27 | 来也 | 本地生活 | B+轮 | 3500万美元 | 凯辉基金(领投)、双湖资本、光速中国 | 14.95亿人民币 |
2019/6/25 | 云扩科技 | 企业服务 | A轮 | 数干万美元 | 金沙江创投、明势资本 | 9.75亿人民币 |
2019/8/12 | 云扩科技 | 企业服务 | A+轮 | 数干万人民币 | 红杉资本中国 | 1.5以人民币 |
据公开信息,在目前开展RPA业务的中国公司包括但不限于艺赛旗、弘玑Cyclone、云扩科技、Uibot、10Foucus、阿里云 RPA、平安云RPA 安小蜂、兴业数金、达观数据等。
投资在中国RPA行业还真的是如火如荼呀,想进入RPA行业投资也真是一票难求。
目前,很多AI公司也想进RPA行业分一杯羹,坊间不是有“RPA是AI落地的接盘侠”一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AI虽然听上去高大上,但是缺少可以实施赚钱的项目,搞得很多AI企业也是没办法。
当然了,AI跟RPA不是一回事儿。AI侧重于视觉、语音和语义分析。 AI是 RPA的大脑,现在很多RPA软件都是基于OCR和图像识别技术(其实就是AI的视觉分析),只不过现在的RPA在决策上还稍微差点,还是需要人来决定程序流。"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AI技术是希望变成RPA公司的大脑,提供更深层次、更多场景的服务。长期来看,智能决策、智能客服之类的,是RPA发展中面临的挑战。"(DCM董事合伙人曾振宇说)
至于RPA在中国为什么发展如此迅猛,主要还是需求量比较大,而且相比于去做一个新的大型项目来解决企业面对的痛点,周期短花费少的RPA显然就更受欢迎一些;RPA可以很轻易的打通两个不兼容的系统(比如一个是80年代编的,另外一个是2000年),用后台API的方式有的时候花费更大而且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国外比较火爆而且相对比较成熟的产品是:BluePrism, AutomationAnywhere和UiPath,这三款产品目前也已经在国内开拓市场,那么相比于这三款国外产品,国内的产品优势又在哪里呢?
- 语言和业务上;国内产品对中文的支持肯定要比较好,而且国内产品对国内业务也更加了解一些
- 国外的产品服务器都在国外,要连UiPath的license就要翻墙。这个在给客户做实施的时候确实遇到的问题,先要获取UiPath的license,然后才能连客户的VPN,不然连着客户的VPN,是根本获取不到licnese的,真的很尴尬。
反正在RPA风起云涌的战场,究竟谁能留下来谁被淘汰,只能边走边看了,就像共享单车一样,总有活下来的,也有死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