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为了增加智慧,扩大眼界,这些都是宣传广告。读书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打发时间,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如此,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槽边往事》和菜头
哈!这句话如晨钟暮鼓,打破了对书所有的幻想!
今天是12月8号定下的读书计划第一次验收,其实是没有完成计划的。不过看起来还是不错,相较于计划还差半本英语书没看,大约这个周末也能读完。但读书是分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阅读并划线标注出值得关注的段落;第二个阶段是整理笔记,相比于导出,我更喜欢手敲,在一字一句的输入中能重新理解一遍书本,并且再做一次筛选;第三个阶段就是写读书感想,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也是重温笔记的过程。一个季度十二三本书可能也不是很快,基本上能达到一周一本的速度,但是毕竟里面融入了法语书和英语书,都是一个挑战。
记得以前完全看完的英语书大约只有两本《小王子》《秘密》。而且参加了法国项目之后,因为长期缺乏练习,英语水平应该是直线下降的。但是还是硬着头皮让自己看原著,为什么?有人说很多文字被翻译之后意义会扭曲,观点会被和谐。其实就我的英语水平而言,理解的能力并不能比译者高出多少,甚至还会有大量的误解;哪些被和谐的观点很多可能也并不触及作者表达的核心,不过是一个论据。所以这两点原因对我来说都太装逼了。可能是为了学英语?不完全是。就好像看美剧看电影,我们看原声加字幕不是为了学英语,只是为了原滋原味的享受一样,读书也是一种享受(或是一种学习),与学习语言基本无关。
最终我认为我自己选择读原著的原因就是为了装逼。要不然我哪还能写一篇文章出来给自己看,夸耀自己看了多少本英语原著?!只是觉得读书人里最装逼的话莫过是“我读过¥%&#¥,哎?它的中文译名是什么来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