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茶的历史在南亚植物王国的中心地带——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上游翻开了新的一页。上千年来,这里的生活方式几乎没什么变化。坐落在喜马拉雅东麓和缅甸那加山之间的阿萨姆邦,是一片长四百英里(约六百四十公里)、宽五十英里(约八十公里)的河谷公园。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阿霍姆族和加罗族厮杀的战场,也是那加族、密西米族、米里族、阿伯尔族、达夫塔族,以及信颇族等大小部落伺机窃取的目标。这些部落大多生活在群山密林环抱的堡垒中。1228~1779年,阿霍姆族统治着阿萨姆邦。1779年,缅甸人成为这里的主人。不久,来自遥远国度的陌生人出现在这里,他们长着大胡子,带着火力强大的武器,热衷于贸易买卖,并对这块葱茏丰茂的土地虎视眈眈。
1823年,英国商人罗伯特·布鲁斯带着一大堆行李,开始他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的第一段旅程。到达朗布尔镇时,布鲁斯结识了信颇族的族长比萨盖姆。信颇部落对当地的野生茶树非常熟悉。布鲁斯听说朗布尔地区也有茶树,便和比萨盖姆酋长约定:等他下一次来时,将会带走一些茶树苗。次年,缅军和英军之间争夺阿萨姆的战争爆发。罗伯特·布鲁斯的弟弟查尔斯·亚历山大·布鲁斯指挥英军的一艘战船,听从命令进入了阿萨姆的纵深地带萨地亚。萨蒂亚离比萨盖姆的老家不远,是布拉马普特拉河从喜马拉雅山进入平原的开端。英军将缅军逐出萨地亚后,信颇部落酋长下山迎接新的统治者,还带上了查尔斯·布鲁斯的兄长所预订的茶树苗。查尔斯·布鲁斯在《红茶制造记述》中写道:
“信颇部落懂茶喝茶的时间已不短,但他们的制茶方法与中国大相径庭。当地人摘取嫩叶后,直接将茶叶放在日光下晒干;也有人先把茶叶放在风露中,再日光暴晒三日;还有的人待茶叶稍稍晾干即放入热锅中翻炒,炙热后,将茶叶通过一小孔放入竹节中,在竹节上插入小木棍,持竹节上火烘烤。烘烤后,用树叶将竹节上的小孔堵住,将竹节挂在草屋中烟熏得到的地方。茶叶可以经年不坏。从信颇部落一直往东走,另一个村落的村民习惯在地上挖坑,用大叶子镶填四面。将煮熟后撇去杂质的茶叶倒入坑中,上覆泥叶,任其发酵;取出后置竹节中,即可入市出售。信颇人似乎深谙做茶之道。”
1788年,约瑟夫·班克斯爵士撰写了一份报告,探索在印度种茶的可行性。但在当时,东印度公司的巨额利润大多来自对华贸易,公司收到建议后即将其束之高阁。情况到1833年才有了转变。这一年,东印度公司失去了远东贸易的垄断权,其他公司也可以从事对中国贸易,远东贸易进入了自由竞争时期。1834年1月24日,东印度公司成立了茶叶委员会,首要任务是编写提交在印度开展茶树种植的计划书。当时,印度仍然是东印度公司的控制范围,利用布鲁斯等人提供的材料,茶叶委员会在年底向英国政府提交了报告,报告辩称:“毫无疑问,茶丛是阿萨姆地区的本土植物。”茶叶委员会在提交报告的同时,又派出秘书詹姆士·戈登前往中国,采购茶子、茶苗和制茶器具,并招募茶园专业工人。
1836年,加尔各答植物园利用戈登在中国采集的茶树子,成功培育了茶苗,两万株送往萨地亚,交给担任茶艺督查的查尔斯·布鲁斯;另外培育的两万株送往喜玛拉雅西麓旁遮普附近的库马恩和德拉敦;还有两千株送往印度东南的马德拉斯。布鲁斯在试种中国的茶苗之余,又在萨地亚新建了一个苗圃,培育阿萨姆本地的茶苗。另外,他还在当地搜集野茶种。戈登则在中国招募了三名专司茶苗种植的园艺工,并将其送往阿萨姆。通过和园艺工攀谈,布鲁斯摸索掌握了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并将其和园艺工的谈话编辑成册,出书刊行:
“你们在中国的制茶工艺和在阿萨姆的都一样?”
“一样。”
“你们懂不懂怎么做绿茶?”
“不懂。”
“茶园里一年锄几遍草?”
“雨季锄一次,天冷时再锄一次。”
采自阿萨姆茶丛的茶叶经中国制茶工人炒制后,管理人员将一小包样品送往加尔各答,总督奥克兰公爵品评认为茶叶质量上佳。1838年5月,“加尔各答”号远洋轮上开设了阿萨姆茶叶专用舱,第一批阿萨姆茶叶运往伦敦。1839年1月10日,运抵伦敦的八箱茶叶(三箱阿萨姆白毫、五箱小种)在明辛街的伦敦商业销售大厅拍卖,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拍卖的第一单被一位皮丁上尉以每磅二十一先令(以今天的价格计,折合六十八英镑或一百三十美元)的价格买走。皮丁上尉随后又将剩下的几箱全部买走,以此来为他自己经营的茶叶品牌造势:“浩官混叶茶——四十种名贵红茶的完美组合”。
五个星期不到,伦敦的商人就筹资五十万英镑成立了阿萨姆茶叶公司,资本金以五十磅为一股,一万股股份没几天就认购一空。东印度公司同意将其名下的阿萨姆茶园的三分之二转租给该公司,并且免收前十年租金。随后,茶园又招募了大量中国工人。新公司成立伊始,首要任务是改善现有茶园,提高产量,同时开荒种茶,并建设一条电话线,确保和加尔各答通信畅通。在河流纵横、险滩密布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蒸汽船穿梭往来,最远能到达古瓦哈蒂。在古瓦哈蒂、布拉马普特拉河拐了一个弯,东流进入阿萨姆邦。从古瓦哈蒂溯游而上二百英里(约三百二十公里),就到了阿萨姆茶叶公司所在地纳齐拉。这一段行程,唯一的运输工具是名曰“乡船”的竹筏,靠苦力在激流中勉力前行,有时要耗时一个来月才能完成。
-END-
欢迎关注 饮哲红茶经 微信公众号 SH-YinZh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