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河令》热播,且广受好评。
原著作者priest也早有《镇魂》、《有翡》两部改编剧珠玉在前。
《镇魂》成了那个夏天最美好的记忆,让无数女生成为镇魂女孩,更是开启了耽改剧的时代。
一时间,耽改剧风头大盛,耽改剧之多竟有了耽改101的名号。
但是可以有耽改,却不能有耽美。
那么,今天就来聊聊一本真正的耽美小说——《碎玉投珠》。
如果你看耽美小说,那么一定别错过这本。
不看耽美也无妨,这本书绝不会让你失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98884/619dffae57fbadbd.jpg)
壹
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经典文学,读者都很在意文笔。
那“文笔”究竟又是指什么?
文笔是个很概括的说法,大体上就是“写得好”,但是细究还有词藻、剧情、节奏、结构、铺垫、语言等等等等。
有人以语言制胜,有人擅讲故事,有人逻辑结构严明。
文笔需要各个方面逐个分析,再精准定位。然而对于读者而言,文笔就更具有主观性了,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今天就来聊聊我眼中的这本书文笔究竟如何。
这本书是2017年完结的,随后小有名气,但是就在2019年遭遇抄袭风波。
当然,这本书是被抄袭,是受害者。
有人抄袭《碎玉投珠》,设定雷同,文风相近,甚至只改了姓名,大段的原封不动的照抄。
抄完了还拿去参赛,还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二等奖,最终入选并且刊登出书后才被有心读者发现,而原作者北南所受损失并未得到弥补。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98884/5ec6b06e992f4ca0.jpg)
讽刺的是,不少人还是因为这一风波才知道有这么本好书。对于抄袭,我完全抵制,这是底线。
今天不聊抄袭,但半吊子的抄袭品都能获得官方认可且得奖,那么原作质量更是甩不少小说几条街。
贰
两个男主,丁汉白是北方北京人,纪慎语是南方扬州人。作者花了不少笔墨表现南北方,这点在二人性格、习惯,以及雕刻传统都有区分。
但大体是北京,所以不少都有京味色彩,又因为是发生在七八十年代围绕雕刻、文玩展开的故事,因而语言又极富美感与艺术。
京味色彩赋予了小说诙谐幽默的特点,并且北南语言风格俏皮生动,一句一个包袱。
比如丁汉白说:
“我打小数学就好,适合做生意,英文也可以,那就适合做大生意,与国际接轨。”
纪慎语被这逻辑折服,问:“那语文好适合什么?”
“语文好?”丁汉白一顿,“语文好就能言善辩,不过语文好还不够,要体育也好才行。因为能言善辩易生口舌争端,严重了招人揍,要是体育好就跑得快,溜之大吉。”
北南有些语言不乏幽默,又很有镜头感:
丁汉白难得扭捏,半晌丢出一句"我愿意"。
好家伙,树上小鸟骚白人似的,竟吱哇了个惊天动地。
作者深谙散文之道,形散神不散。又惯会用诗句,长短结合,文字精短,半文半白,语言很美。
但也并非刻意拗美感,一切都是应运而生、有感而发,又和雕刻、文玩工艺相合,更显古韵。
诸如此类:
“日光泼洒纪慎语半身,瞳孔亮成茶水色,盛在眼里,像白瓷碗装着碧螺春。”
“小劫几人间,来个燃心换骨,万泉何芸芸,盼个脱胎新生。一命将死,无畏无惧也。”
“他们在桃枝硕硕的季节相识,一晃已经白雪皑皑,冷眼过,作弄过,一点点亲近了解,剖了心,挖了肝,滋生难言的情爱,冒着不韪的压力赌上此生。”
叁
作者以境写人。
丁汉白出生于北京雕刻世家,还不会走道就开始摸刻刀了,天分极高,手艺甚至盖过他爸。这人本事越高,脾气也越大,又是家里的独子,更是行事张狂、性格张扬。
而且这纨绔讲究起来是“六亲不认”。他爹丁延寿把他珍藏的料拿去给徒弟分了,他破口大骂:
“你动的?你活了半辈子看不出来那是什么档次的料?那是天然形成!是极品!”他冲到桌前,一巴掌砸在桌沿上,把两根油条都从盘子里震得滚出来,“最要紧的,那是我的料,我至今没舍得碰,你给我糟蹋了!”
那吼声欲掀房顶,纪慎语骇得粥都端不住,他哪能想到丁汉白敢这样跟丁延寿叫板。丁延寿不硬碰硬,似是料到这反应:“先吃饭,消消气。”
“消他妈不了!”谁料丁汉白还有更绝的,“这是我珍藏的宝贝,你上去瞎划拉四刀,你这等于什么?等于给我老婆毁容!你怀的什么心思才能下这个手!”
谦谦公子看多了,偶尔来个纨绔子弟也分外有意思。就像看《西游记》,师徒四人都是唐憎那种的还得了,还真得需要这种真性情、不好惹的主。
但丁汉白并不是只有脾气大,他本身也不小,会雕刻、鉴真假,还很有经商头脑,白手起家建出古玩城。与人合作时,他真诚又直白,慷慨且意气。见着真有两把刷子的人,他恭恭敬敬地拜师学艺。面对所爱之人,他掏心掏肺地对人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98884/6df0746cbf07f24e.jpg)
再说纪慎语,是私生子,父亲死了就被其好友丁延寿带回北京,收作徒弟,成了丁汉白的师弟。
初次相遇,丁汉白看着扬州来的男生生着一张细白嫩肉的芙蓉面。于是使坏给他起名为“珍珠”。这场初遇倒有几分宝黛的意味,宝玉见黛玉眉尖若蹙,为她取表字“颦颦”。
都是非常戏剧化的初遇场面,都是因名结缘,最终定情。这名字早就注定了结果,丁汉白和慎语并没有产生宝黛那样的爱情悲剧。
这珍珠看着柔,可内里刚着呢。年岁最小,但是技艺高超,雕刻极有灵性,又很会仿古物。别人或许是学艺傍身,他是一颗纯粹赤子心,眼里只有雕刻。
所有师兄弟们都不敢惹丁汉白这个大少爷,他却不管不顾,高兴了师哥长师哥短,不高兴了怼得丁汉白都无法还嘴。后面与丁汉白的事被知道了,被刁难、被游说,气场坚定,心性坚硬。
当真是人如其名,汉白玉,名贵材料,洁白无瑕,质地坚硬又细腻。
珍珠,纯真美好,受珍爱,富贵命。
汉白玉佩珍珠扣,只等朝夕与共到白头。
这一珠一玉就此开启了别样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98884/47db65d2569c332a.jpg)
作者群像描写很优秀。有两个配角很有意思,分别是丁汉白和纪慎语的师傅。
一个是瞎眼张,一个是六指梁,一个会鉴真假,一个会仿古物,俩人成了一辈子的知己和死对头。但是技艺高超的两位并没有家财万贯,位高权重,相反是两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头儿。
让人联想到冯骥才所写的《俗世奇人》中的刷子李、泥人张狗不理等。都是各个行当里的佼佼者,具有工匠精神,对手艺讲究,对事业执着。但都大隐隐于市,是俗世里渺小的存在。
肆
看网文也并非全然打发时间、无所收获。
这本小说信息量密集,揉杂工艺、雕刻、文玩等专业知识。
专业描写并不突兀,雕刻文玩有种半民国的味道,再加上幽默轻松的文风又没有民国的悲戚,整体描写倒有种不知何年何间何地何处的美好的故事。
又有地域、习俗等文化,还有鲜活有趣的各式人物角色。
作者用词细致考究,前有铺垫,后有照应,细节显著,逻辑严谨。语言风趣幽默,富有生活气息,笑点密集,情感直接通透。看下来一气呵成,沁人心脾。
一本小说,尤其是网络小说,节奏相当重要。
在抖音、微博等碎片化的时代,读者们不会字字斟酌,也等不及百万字的细水长流。
小说约30万字,比起绝大多数网文来说不长。
从慎语从扬州来到北京写起,师兄弟二人相识、相知、相恋、相守,中间各自拜师学艺又最终互掉马甲,然后二人出柜,丁汉白离家白手起家,最后清理门户建成古玩城结束。
前期节奏把握适当,将二人相处日常写得温馨幽默、妙趣横生。
两人之间是实打实地从互相看不惯到互相欣赏,从单纯兄友弟恭到举案齐眉,这之间的暧昧与张力都是层层递进的,大有看几百章的想法。
两个人的感情真挚,让人感动。
初遇,便为对方埋下了种子,在日日的雕刻切磋、互赠礼物中暗暗发芽,什么金书签、琥珀链、玫瑰印章、珍珠袖扣……两人的情丝更是缠绕虬结。
没有什么爱恨离别,只有细水流长、又让人牵肠挂肚,整个情感线平缓但动人。作者笔力较强,没有故弄玄虚的生僻字,但字字都化在了心上。
北南没有愧对“晋江车王”的称号。
文中没有直接的性描写,仅仅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只言片语。尤其擅以景语抒情语,直白与暧昧、纯真与情欲的碰撞,火花实在盛大。
三十万字写出这么多的故事来,节奏明快,这是优点,亦是缺点。
后期出柜后,作者便摧枯拉朽般赶进度。
这边负隅顽抗坚持不懈,那边白手起家搞大动作,双线并行,像鞭炮一样噼里啪啦一阵响完。节奏过于快,时间线把握不够好。
结尾才发现仅仅是一年的故事,几十万字竟然才写了一年的故事,却有种相伴了一生的情。委实是看不够。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98884/7265a8e3b5647fc1.jpg)
他看着他,他看着他。
去年今日,恍如昨日,却盼明日。
谁都没有开口,只承了满身阳光。
故事到此结束,看不够那就再看一遍吧。
图片源自网络
首发公众号杂说舍
#更多文章,点击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