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读后感写得很糟糕,老想着不剧透比较好,就写成了不伦不类的预告,不知所云。此刻有个感受:人行走在路上缠着一条条带子,人与人之间彼此牵扯着,一念一动间也许就变了方向。看《晚熟的人》其实自己脑子里总想起贾平凹的《老生》,一个写实些,一个传奇些。伤不伤感都是一场旅行。糊里糊涂的,自己脸上已快爬满细纹。
接下来记点什么呢?面前的两个女生在一遍遍地练习弓步,腿真是修长啊,再望向远处,小囝的腿是长,然而都粗上腰身了,又一付晕头转向的模样,有气无力的。看不习惯久了,也见怪不怪了。见多了会发现男孩女孩都不能按社会标准去考量。或者说小囝是个非主流男孩?
学校里的各种活动都和他没什么关系,小学时的文艺表演,纯粹算是我逼的,总想改变,却一点没变。我是按着小鲜肉偶像似的去塑造的吧,学钢琴学街舞,以为上台会从容帅气,小时候帅气是有的,从容这不搭界了。靠着一张脸混过小学,初中他坚决不允许我入家委会,强烈地想随自己的愿。
那时候收获了不少回头率,都以为他是混血儿,一头泛黄的微卷发,欧美人见到会摸摸他的头和他打招呼,日本人见到对我说了一通日语,我听懂了卡哇伊。我以为会有闪闪发光的小囝让自己能得瑟得瑟,被人仰视一番,最后却事事不如愿。果然,这个人生道理是要懂得,我得瑟了可能就飘了。我肤浅了,所以要吃点苦头。
外在的东西容易被看见,亲戚朋友一聚会,不言也自有一点骄傲,说到底是怕他们看不起自己吧,或者说压根是内化了很多声音在自己看不起自己。所以要这些东西来证明自己,包装自己。前两天还梦见了这些内化的声音,一直在和自己争执,我拼命为自己辩护,不过是不愿承认而已。你没什么工作成就,你没做过什么有益于社会的事,你一辈子碌碌无为。
对上台发言紧张之类的事,小囝似乎与我看法不一样,我是想要他克服,他是觉得紧张就不上台呗,又没什么要紧的。我想要他闪耀光芒,他喜欢隐在人群中不被注意。本来也就是那么回事,他想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可能长期都不会被看见,是我在意被看见,他做什么没想过要被看见。自然,他更是不会喜欢作秀这种事的。
他还小呢,自己这么多年都变了那么多,更何况他。快下课了,再次看他训练体能的样子,的确是个非主流男孩,缺点男孩的肌肉和力量,等会下课肯定会晃着身体说累死了。但他有他自己的衡量和思想,不能以我这狭隘的眼光来定义。
前日看到一则新闻,孩子都重度抑郁了,父母依然不能用信任的言语和他对话。我真实的感受到,指责孩子,表达孩子不够好真的太容易了,尊重和相信孩子,多反思自己,多换位思考,多体谅孩子身上人性的弱点,不好吗?狭隘的眼光、限制的思维阻挡了多少孩子那广阔的思考空间。
惯性思维了,意识到了,就和孩子道个歉吧,他们的心比大人柔软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