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除夕,按习俗是上山祭奠过世老人,以表后人对前人的哀思与感念。
世间人生百态,生生不息即是代代相传,祭拜也便成为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
@初一爬山记
初一,阳光明媚,一家人吃过早餐,便收拾祭奠贡品上山。
老人的坟头一般都是在山腰。
这么多年,因为孩子小,爬山不便,好几年了都是带着孩子在山下等候。
今年妹妹四岁多,她对爬山兴致很高,于是我便带着她一起去爬山。
阳光真好啊,给人感觉像春天一样,太阳光洒下来,热得每个人都脱掉厚实的外套。
一家人20来人浩浩荡荡奔赴山头,那是爷爷埋葬处。
七岁的儿子硬是想争得第一,迅速爬在前面,像猴子一样蹦来跳去。
妹妹也尾随其后,一直在询问自己是第几名?
得知自己也是前几名时,心理特别得意忘形,还像滚瓜一样一路跌爬滚打,不记得多少次,倒下爬起中继续向前。
天气真热,脸上流淌着汗水,心中却有不服输的志气。
山路曲折不平,宛转悠扬,犹如祖国山河一样宛转绵长。
那看得见的小路,是平时放牛或者割草人留下的,小极了,大多还铺着夏日长长的野草。
其实,爬山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在越来越高的风景里,空气越来越清新,视野越来越好,风景越走越新奇……
一路上,看到红彤彤的红刺猛(俗称)挂满枝头,喜庆连连,随着风在空中摇曳,是否欢迎着到来的人们……
那些枯萎的野草没过脚底,把脚伸进去,犹如捉迷藏一样找不到踪迹……
令人最苦恼的是,那些最执着粘粘草,经过必给予你一个个最深的亲密关系,沾上你的衣服或裤子或袜子。
得空的时候坐下来,随手扔进土里,它也随遇而安的播种发芽………
用了将近半小时,终于达到目的地,一阵阵山风吹来,凉爽至极,阳光透过头顶散落在身体的每一寸发肤之上,夹杂着脸上流淌的汗珠,闪闪发光……
放眼眺望,山下的灌木丛傲立在风中,枝桠随风摇摆,散发的空气透着过滤后的清爽,迎着山风流进了每个人的呼吸里……
家里自认为跑得最快的儿子也是满天大汉,妹妹瘫软的坐在地上,看着爷爷奶奶整理坟头烧纸、放鞭炮。
@初三爬山记
初二回娘家拜年,从铜仁跑了四百多公里回到安顺,用时4个多小时。
这几乎是每年的初二开启模式,最辛苦的也是家里的赵先生,手里掌控方向盘的关键人物。
回家祭祖也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仪式,按当地习俗,儿子是家庭祭祖的主要主力军。
因家里情况特殊,我们每年也都陪同去祭祀。
一是消灭自己心里的感念之情,二是陪同家人他们不会感觉太孤单。
我家家里只有四颗需要去祭拜的祖坟。地点相对比较分散。
幸好现在交通发达,要不单凭走路也是够呛。
说起祭拜,感觉特别奇怪,心里想着要去的地方,若没有去到,心里总感觉缺失些什么?
于是想做就得去做,把想做的事情做好了,一切都不会心安。
我们开车到洗马河,快到目的地停下车,接下来也是爬山。
三小孩三大人延着小路往上走,这里的土地比较松软、肥沃,周围的大树长得比较粗壮。
掉下来的树叶平铺在土地上,被抽干了水份的叶子,一片片又脆又黄。
双脚踩在上面“稀碎稀碎”地响着,感觉像是冬日里脚步的伴奏曲,美妙至极。
瞬间觉得脚下的路和身上的阳光,就是这个冬天最美妙的稀奇物,陪伴左右的是多么廉价,却又是多么宝贵。
孩子们更是快乐,像滚动着的黄豆子在地上爬行着,时而传来欢快的笑声、追赶声,时而又是哭声一片,又或是争辩打闹,告状评理……
@爬山后记1
关于祭拜,这是作为中国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礼仪,在每个特殊的日子里,后人对前人的纪念形成了满满的仪式感。
清明、春节就是最隆重的日子。
祭拜可能很多人以为是迷信,不懂科学。
但其实仔细想来,这种习俗是多么的宝贵,在阵阵鞭炮声中,充满着隆重的仪式感。
焚香烧纸虽是心里作用,但却也是伴随着炮竹仪式感中的一种附属。
它是后人对先人的怀念和感恩,虽人世相隔,却能心心相通。
这种习俗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是在不停地告诉着子孙们,没有前人栽树,后人无可乘凉之处。
不管前人怎么样?达官显贵还是落入深山人不识,但我们都应该祭奠和感恩。
一个人的感恩之心是多么宝贵,如果心中无所敬畏,那这个人犹如枯木一样没有活力,也没有劲头。
感恩之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养。在家族中,我们要学会感恩老人的付出,不管他们一辈子的成就如何,但没有他们,压根不会有现在的自己。
至于父母,不管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是光明或是阴暗,是上进或是堕落,我们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不带任何怨念的去感恩。
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去唤醒自我的缺失,而不是埋怨他人,那人包括父母,也包括一路沿袭下来的祖祖辈辈。
@爬山后记2
登高致远,方知“一览众山小”的韵味。山腰的风景纵使很美,亦缺失山顶的宽广视角。
山脚的大地再踏实,也比不过山顶让人充满无限可能的美妙。
人生学会爬山,敢于挑战山顶之光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勇气。
有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安于现状”,二是具备不断攀岩的精气神。
是的,大年爬山,因为山顶有我们怀念的前人。爬山登高,怀念先祖,是后人的心安,亦是来年无所顾及的奋斗勇气所在。
节日登山,却又亦是“登山”,爬到山顶,不用踮起脚尖,地平水阔,四野旷达。
眼中有光,脚下有路,只因登山,只因有心安……
—End-
道道l
我用心码字,您随意赞赏!
阅读 12
道尽千帆
人划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