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发现小区旁边的建筑被掀了顶,距离关门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这里以前是个农贸市场,二楼是家用杂物,一楼是蔬菜水果。虽然不起眼,但实实在在方便了生活,走两步就到小区。周末想做饭,下班回来顺路买菜回家,都不用再出门了呢。
但是现在它没了,买菜还要专门去超市,对本来就不爱做饭的人来说,下厨的次数就更少了。
我看着一片狼藉的废墟,幻想着,它会以什么形式与姿态再次出现。
我怀念以前的它,但更期待全新的它。
你看,那座楼又拆了2017年夏天初到北京,我拉着重重的行李箱,下了地铁,走向朋友的住处,感觉走了好远好远,我不止一次问她:到了吗?还有多久啊?
因为时间还不算太晚,我们抄了一条近道。绕过超市,走过几个灯光微弱的小店后,突然面前一片漆黑,这是一条没有路灯的路。就这样开着手电筒走到尽头,中间闻到了垃圾的恶臭。
定了工作,安置了住处。
房子在二楼,房间朝南,窗外是一棵年轻的香椿树,每个有阳光的早上,房间都会洒满阳光,在树叶的遮挡下,斑斑驳驳,温暖又不会太热烈。
下午的时候,余热散去,我会小心的坐在窄窄的阳台上,看书或看树。
有时候下大雨,我紧紧关上窗户,看外面的狂风骤雨把这棵树虐的像狗一样,心疼它,但我也知道它可以应付得了。
我陪它走过春夏秋冬,它伴我暑去冬又来。
我们见过彼此最光彩也最狼狈的模样。
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搬家了。
房子是老小区,在六楼,房间朝北,对面是搅拌厂。
但是房间大了很多,除去必须物品,还可以腾出瑜伽垫的空间;小区供暖很好,每到冬天瑟瑟发抖的我,可以舒舒服服睡个好觉;离地铁和超市都很近,只有5分钟路程;不在家的时候,快递可以直接放到蜂巢,不用麻烦快递小哥晚上再送;最关键的是这里不用经过有垃圾恶臭的路......
现在不会再怕那条漆黑的路,也不会经常想起那满屋的阳光和那棵树。
这可能是人的本能,尽力看到现存事物好的方面,这样才可以平衡内心的不满,继续努力的生活下去。
你看,那座楼又拆了其实勾起我回忆的是这门前的街道。
最开始的时候,出了地铁口,全是拉客人的私人三轮车。回家的那条街道上,卖烤冷面的、卖菜的、卖水果的、卖袜子的、贴膜的.....一排排小商家热情的招呼着,热闹也温馨。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警车呼啸而来,小商贩东躲西藏。很快,街道上什么也没有了。想吃点东西只能去餐馆,那种简单省钱的快乐被剥夺了。
再后来,出现了大片的深绿色覆盖物,来了好多工人,地砖被掀翻,高墙被推倒。
现在呢,沿街添加了防护栏,行人与车辆分流,保障了安全;整齐的灰青色地砖,一尘不染;贴满小广告的高矮墙壁变成了整齐划一的青砖古墙,最上面覆盖着灰色的仿古瓦片,古色古香;高危建筑被拆除;商店门头全换成统一的小招牌。
整条街被统一规划,干净整洁,以至于我不太想的起来,它曾经是什么样子,那个地方有过什么。
都说物是人非,可是事物变化的太快,可能几年之后再回到某处,想不起曾经走过的街道,寻不到吃过的小店,物非人非了。
但是没关系,我还是蛮喜欢这些“文明”的变化,这些改变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文明、更安全、更便捷。
谁还会在乎失去了什么?
或者,那些在乎的人也会慢慢淡忘。
网友评论